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十枣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5页(971字)

本品由大枣、红大戟(炒)、芫花(醋200g拌炒)、甘遂(制)各1kg组成。

有攻逐水饮之功效。适用于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水气病,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近代也用于肝硬化,血吸虫病等所致的腹水及渗出性胸膜炎的实证。本品原为汤剂,《丹溪心法》将此汤改为丸剂。

其中大戟、芫花、甘遂均为峻下攻水之品,善行胸腹经络之水;因药力过峻,为防伤正,故以大枣为主,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健脾制水,从而体现祛邪不伤正之原则。本品味甜而微酸,为棕褐色小粒糊丸,或为褐色水丸。每20粒重3g,或每50粒重3g。

内服,1次3g。遵医嘱。

密闭防潮。忌食盐。 各家论述 ①张仲景《伤寒论》:“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

十枣汤主之。” ②汪昂《医方集解》:“芫花、大戟,性辛苦以逐水饮,甘遂苦寒,能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三药过峻,故用大枣之甘以缓之,益土所以胜水,使邪从二便而出也。” ③吴崑《医方考》:“芫花之辛能散饮,戟、遂之苦能泄水,又曰:甘遂能直达水饮所结之处。三物皆峻利,故用大枣以益土,此戎衣之后而发巨桥之意也。

是方也,惟壮实者能用之,虚羸之人,未可轻与也。” 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⑤柯琴《伤寒来苏集》:“仲景利水之剂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甘遂、芫花、大戟皆辛苦气寒而秉性最毒,并举而任之,气同味合,相须相济,决渎而大下,一举而水患可平矣。然邪之所凑,其气已虚,而毒药攻邪,脾胃必弱,使无健脾调胃之品主宰其间,邪气尽而元气亦随之尽,故选枣之大而肥者为君,预培脾土之虚,且制水势之横,又和诸药之毒,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临床报道 陈氏用十枣丸和瞿麦合剂治疗7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特别在改善病人体征上有较好作用。7例中,肝脾肿大均有显着缩小,5例腹水消失,2例似有轻度腹水可疑。

参考文献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9):20

上一篇:十姊妹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