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大乌泡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58页(1080字)

【概况】:

异名 乌泡(《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川莓的根或叶。悬钩子属全世界约7()0多种,中国约194种。

原植物 川莓 Rubus setchuenensis Bureau et Franch.(R.cavaleriei Lévl.et Vant.),又名糖刺泡、黄水泡、无刺乌泡、莓叶、倒生根(贵州)。

形态 落叶灌木,高2~3m。小枝圆柱形,密被淡黄色绒毛状柔毛,老时脱落,无刺。单叶互生,近圆形或宽卵形,直径7~15cm,顶端圆钝或近截形,基部心形,上面粗糙,无毛或仅沿叶脉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有时绒毛逐渐脱落;边缘5~7浅裂,有不整齐浅钝锯齿;基部具掌状5出脉;叶柄长5~7cm,具柔毛,常无刺。花成狭圆锥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少数簇生于叶腋,总花梗和花梗密被柔毛,花梗长约1cm;花萼外密被柔毛,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尾尖,果期直立;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紫红色,短于萼片;雄蕊较短,花丝线形;雌蕊无毛,花柱比雄蕊长。果实半球形,直径约1cm,黑色,无毛,常包藏在宿萼内。

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68页.图226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3000m的山坡路旁、林缘或灌丛中。

分布干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根,夏季采叶。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酸、咸,平。

功效 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活血散瘀。

主治 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疮毒。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血,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咬伤。

叶,治黄水疮。” ②《贵州药用植物目录》:“全株,清热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脱肛,倒经,咳血,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炖肉。

外用:研末撒。

上一篇:大乌金丸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