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79页(4558字)
【概况】:
异名 血藤(《本草图经》),红皮藤、大活血(《植物名实图考》),活血藤(《中药志》),山血藤(广东),花血藤(湖南、贵州),红藤、赤沙藤(浙江)。
基源 为木通科大血藤属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大血藤属1种1变种,产于中国。
原植物 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Holboellia cuneata Oliv.)
历史 本品以血藤之名载于《本草图经》。大血藤一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云:“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市医常用之。”按图说记载均是本种无疑。
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m。
茎圆柱形,褐色扭曲,有条纹,折断时有红色液汁渗出。三出复叶互生,无托叶,有长柄;中间小叶较小,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7~12cm。
宽3~7cm,两侧小叶较大,斜卵形,顶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全缘。
花雌雄异株,花序总状,长达12cm,生于上年生叶腋基部,下垂;萼片和花瓣均为6,黄色;雄花有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胚珠1。
浆果卵形,肉质,有梗,多数着生于一球形的花托上。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
花期5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53页.图150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或山沟疏林中,常攀援于其它植物上。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
。【生药】:栽培 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耐旱;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栽培为宜。
于冬季落叶后压条繁殖。将母株上较长的茎藤分枝,分别绕成直径约33cm的小圈,然后在株旁开穴,把圈斜放于穴里,覆土压实,使半圈埋于穴内,半圈露于地面,待压条生根、发芽长出新茎藤后,于次年冬季移栽定植,行株距各1~1.2m开穴,深以能将新株栽入2/3为宜。栽后,每年需适当的培育管理,追施堆肥。
采集 8~9月采收,晒干,除去叶片,切段。
药材主产于江西、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 茎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粗糙,有浅纵沟及明显的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棕色或红棕色内皮,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
质硬,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断面皮部现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有多数细孔(导管)。气微,味微涩。
以条匀、粗如拇指者为佳。主产江西、湖北、河南、江苏等省。安徽、福建等省亦产。
显微 藤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红色物。
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韧皮部分泌细胞常切向排列,与筛管群相间隔;有少数石细胞群散在。
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周围有木纤维。
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髓部可见石细胞群。本品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也有切成薄片或斜片。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含有毛柳甙(Salidroide)、鹅掌楸木脂素双糖甙(Liriodendrin)、β-谷甾醇[1]、硬脂酸、大黄素(Emodin)、大黄素-6-甲醚(Physcion)、胡萝卜甙、香荚蓝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ric acid)、大黄酚(Chrysophanol)和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anoi p-coumarate)[2]。
另报道含(+)-二氢愈创木脂酸((+)-dihydroguaiaretic acid)[3]。又含有儿茶素、大血藤素(Rosamultin) 及异大血藤素(Kajiichigoside F1)[4]。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4;15(7)∶9 [2]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 988;15(1)∶68 [3]药学学报 1986;21(1)∶68 [4]Planta Med 1991;57(5)∶475
。【药理】: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0.5%大血藤水提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呈轻度抑制作用,表现心缩力减弱,心率减慢(p<0.05),心输出量减少(p<0.01);1%提取液对离体家兔主动脉条、离体猪冠状动脉均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双向作用;0.lg/kg对猫iv后,出现一过性降压作用,这种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而与迷走神经的完整性无关,说明大血藤的降压作用可能与外周胆碱能系统有关[1]。
②对肠平滑肌的作用 1%及5%提取液对小鼠离体肠段呈抑制作用,对豚鼠离体肠段只需0.5%及2.5%提取液即表现先兴奋后抑制作用。5.0g/kg ip能显着抑制小鼠肠蠕动速度[1]。 ③对小鼠血浆中环核苷酸的影响 小鼠连续ip3.0g/kg7~10d,可使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减少不明显,cAMP/cGMp比值提高;如一次ip3.0g/kg,则开始时cAMP及cGMP含量均上升,cGMP增加更明显,cAMP/cGMP值下降,随后cAMP与cGMP又逐渐下降,cAMP/cGMP值上升,提示大血藤对离体血管及肠平滑肌作用双相性,可能与血浆中环核苷酸水平有关[1]。 ④抗自由基作用 现认为自由基反应与缺血性心肌损害关系密切。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以化学发光测量仪测定发光强度,观察抗自由基的效果。大血藤多糖测定结果,其LC50(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的浓度)为0.75μg/ml,说明抑制发光的效果很好,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效果还要好,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I C50为1.90μg/ml[2]。
⑤耐缺氧作用 小鼠ip大血藤提取物2.0g/kg,观察常压耐缺氧时间。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隔时间,大血藤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p<0.01)[1]。
毒性 小鼠ip大血藤提取物的LD50为11.83±2.12g/k g[1]。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3;14(1):23 [2]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9):28
。【药性】:性味 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凉,苦。” ③《中药大辞典》:“苦,平。”
归经 入大肠经。
功效 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阑尾炎,经闭腹痛,风湿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拘挛,钩虫病,蛔虫病。 ①《图经本草》:“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 ⑧《中药大辞典》:“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不宜多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紫花地丁,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②配蒲公英、大黄、厚朴,治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 ③配银花、白芷、赤芍,治热毒痈肿。 ④配钩藤、喇叭花、凤叉蕨,治钩虫病。 ⑤配益母草、叶下红、香附,治血虚经闭。
⑥配仙鹤草、茅根,治血崩。 ⑦配茜草根、当归,治经闭腹痛。
方选和验方 ①《景岳全书》:“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30g,酒煎,午前1服,午后用紫花地丁30g酒,煎服。然后以当归15g,蝉蜕、僵蚕各6g,天龙、大黄各3g,石蚆15g,老蜘蛛2个(煅存性)。
共为末,每空心用酒送服3g,日逐渐服自消。” ②复方红藤片中华医学:“治急性阑尾炎:红藤60g,蒲公英30g,生大黄18g,川朴0.9g制成,每日3次,每次4片。 ③红藤煎(《中医中药手册》):“治肠痈初起未化脓者:红藤30g,紫花地丁15g,连翘15g,银花15g,没药10g,乳香10g,丹皮10g,延胡10g,甘草5g(一方有大黄)。 ①红藤汤(《福建中药志》):“治慢性盆腔炎:大血藤30g,败酱草15g,蒲公英15g,紫地丁15g,鸭跖草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腹痛:大血藤18~30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9~15g,水煎服。” ③《陕西中草药》:“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15g,或配红石耳15g,共研末,拌白糖食。” ④《浙江中医杂志》 1959;(6):“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1.5g。” ⑤《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⑥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瘤形麻风结节反应:大红藤研粉,水泛成丸,每日2次,每次9g.开水送服。” ⑦中华外科:“治胆道蛔虫病:以红藤30g,加黄酒120g,煎至60ml为1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小儿用量酌减。” ⑧新医学资料(遵义医学院附院):“治疗灼伤:大红藤、金樱子根各500g,水煎成500ml,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