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大茜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311页(1262字)

【概况】:

异名 大叶茜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沙糖根、小血散(云南丽江)。

基源 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大茜草的干根。茜草属全世界有60余种,中国有10余种。

原植物 大茜草Rubia leiocaulis(Franch.)Diel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m左右;很少攀缘状。茎和分枝均有直槽,近无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根状茎横走,多分枝;地上茎刺较少。叶纸质或薄革质,四枚轮生,叶片长圆形、菱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长3~6.5cm,宽1.5~3cm,顶端短渐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或浅心形,边稍反卷而粗糙,通常仅下面脉上疏生短硬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1~3cm,有时近无柄。

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通常比叶稍短,花疏散;总花梗长可达3~4cm;花小,白色,直径约3.5mm;花冠裂片卵形,顶端收缩、渐尖,常近反折。浆果小,球状,直径约4mm,黑色。

花期6~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76页.图596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100~3000m的山地林中。分布于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苗及泥沙,晒干或烘干。

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

鉴别 根茎横走,弯曲,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1~3mm;表面红褐色,有纵沟,节上常带细长的茎及须根,节间长1~2cm,有时皮部皱缩。质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红色,木部色较浅。

气微,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蒽醌0.66%(四川产),其中结合型为0.48%,游离型为0.18%[1]。1-羟基-2-羟甲基蒽醌(1-Hydroxy-2-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2-甲基蒽醌、1,4-二羟基-2-甲基蒽醌和大叶茜草素(Rubimaillin),即3′-甲氧羰基-4′-羟基-6,6-二甲基萘并(1′,2′-2,3)吡喃[2]

参考文献 [1]中药志.第2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3 [2]药学学报1985;20(1)∶53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

主治 吐血,衄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