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萼委陵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338页(877字)
【概况】:
异名 白毛委陵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热干巴(蒙语)。
基源 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大萼委陵菜的根。委陵菜属全世界有200余种,中国有80余种。
原植物 大萼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ge.,又名大头委陵菜(东北)。
形态 多年牛草本。
根圆柱形,木质化。茎直立或上升,高20~40cm,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间隔3~5mm,连叶柄长6~20cm,叶柄被短柔毛及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小叶片对生或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5cm.宽0.5~2cm,边缘羽状中裂至深裂,但不达中脉,裂片通常三角状长圆形,顶端圆钝或呈舌状,基部常扩大,边缘向下反卷或有时不明显,上面绿色,伏生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被灰白色绒毛,沿脉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小叶对数较少。
聚伞花序多花至少花,春季常密集于顶端,夏秋时花梗伸长疏散,花梗长1~2.5cm,密被短柔毛;花直径1.2~1.5cm;萼片5,三角形或椭圆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端圆钝或急尖,比萼片稍短或近等长,在果时显着增大;花瓣5,黄色,倒卵形,顶端圆钝或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圆锥形,基部膨大,柱头微扩大。瘦果卵形或半球形,直径约1mm,具皱纹。花期6~9月。
(图见《东北草本植物志》.第5卷.26页.图版11∶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耕地边、山坡草地、沟谷、草甸及灌丛中。分布于华北及黑龙江、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药性】:性味 苦、酸,凉。
功效 止血、凉血。
主治 子宫功能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