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杨柳
书籍:中药辞海第一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81页(775字)
【概况】:
异名 黑杨柳(云南)。
基源 为杨柳科柳属植物细序柳的树皮。柳属全世界约500种,中国约200种。
原植物 细序柳Salix guebrianthiana Schneid.(S.tetradenia H.-M.)
形态 直立灌木。
枝绿褐色至黑紫色,嫩枝有短柔毛。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cm,宽达2.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无毛或仅脉上有短柔毛,全缘或有不明显的腺齿。花先叶开放或同时开放;花序直立,长达6cm,有花序梗,梗上着生2~5小叶,轴有毛;苞片倒卵形至圆形,长约1mm,黄褐色,无毛或仅基部有毛;花药黄色或部分带红色,花丝长约2mm,近基部有柔毛,腺体2;雄花的腹腺有时3~4裂;子房卵形,无柄,无毛,花柱短,柱头2浅裂,只有1腹腺。
蒴果卵形,长约3mm。花期4~5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0卷.第2分册.68页.图版46:1-4)
生境与分布 生干海拔2800~3300m的山坡及山谷中。
分布于云南、四川。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切丝,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苦、涩,凉。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大疮大毒。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