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99页(2784字)
【概况】:
异名 宝珠山茶(《百草镜》),红茶花(《分类草药性》),鹤顶山茶(《群芳谱》)。
基源 为山茶科茶属植物山茶的花、叶和根。茶属全世界约220种,中国约190种。
原植物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纲目》,李时珍曰:“山茶产南方,树生,高者丈许,枝干交加,叶颇似茶叶而厚硬,有棱,中阔,头尖,面绿,背淡,深冬开花,红瓣,黄蕊。”格古论云:“花有数种,宝珠者花簇如珠,最胜。”《本草图经》、《本草经疏》都论及山茶花。《群芳谱》载:“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三月有鹤顶茶,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宝珠茶、千叶攒簇,色深少态。”《百草镜》载:“山茶多种,惟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阴干用之。若俱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
”根据以上的描述及分布,并观《植物名实图考》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m。茎光滑,灰白色。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0.8~1.5cm;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钝,有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细浅锯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淡绿色。
花两性,单生,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直径6~8cm,近无柄;花萼5,绿色;花瓣5~7(栽培品种多重瓣),有白、粉红、黄等色,近圆形,顶端凹缺;雄蕊多数,2轮;子房上位,近球形,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径2.2~3.2cm,光滑无毛,熟时室背开裂。种子近椭圆形,直径约1.5c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52页.图3434)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 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上栽植。
用扦插繁殖,于9~10月选取健壮的当年枝条,每节剪成1个插条,按行距20cm、株距7~10cm,留叶扦插。插后浇水,并搭棚遮荫。培育3~4年后移栽。移栽宜在3~4月进行,按行株距各1~1.5m开穴,穴内施入腐熟堆肥,与土拌匀后栽植,每穴带土种植1株,覆土踩实,浇水培土。定植后,每年需进行中耕除草,适时追肥2次,冬前结合施肥进行培土,注意病虫害防治。
采集 春分至谷雨为采收期。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晒干或烘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鉴别 本品卷缩成块状或不规则形,长2~3.8cm,宽1.8~3.5cm,黄褐色至棕褐色;花萼背面密布灰白色细绒毛,有丝样光泽;花瓣5~7片,基部合生,上端倒卵形,先端微凹,具脉纹;雄蕊多数,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一体。质柔软,有香气,味甘淡。以干燥、色红、花蕾长大尚未开放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拣去叶柄、杂质,筛去灰屑。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叶含咖啡碱和多酚、L-表儿茶精(L-Epicatechel)、d儿茶精(d-Catechol)。
叶和花中含可可碱。花含无色花色甙(Leucoanthocyanin)、花色甙及山茶三萜烯二醇(Camellenodi0l)等。果实含脂肪油及山茶皂甙,山茶皂甙水解后可得山茶皂甙元A,B,C(Camelliagenin A,B,C)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3
。【药理】:大鼠或小鼠ig山茶皂甙1~3mo可抑制移植性软组织肿瘤的生长,并抑制9,10二甲基-1,2-苯并蒽引起的成横纹肌瘤的形成[1]。
山茶花叶中所含的(一)表儿茶精能显着抑制胆碱酯酶[2]。此外尚可抑制乳酸菌生长[3]、降低大鼠血清和肝中胆固醇[4]。对阿脲引起的大鼠糖尿有预防作用[5]。
参考文献 [1]CA 1970;73∶108099k [2]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344 [3]CA 1976;84∶100122u [4]CA 1976;84∶163245g,1981;95∶108753y [5]CA 1981;95∶215159f
。【药性】:
性味 辛、苦,寒。
①《本草经疏》:“味甘而微辛,气平而微寒。”②《本经逢原》:“苦,温。”③《百草镜》:“涩。”④《中药大辞典》:“甘、苦、辛,凉。”
归经 入肝、肺经。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②《本草撮要》:“入足厥阴、手阳明经。”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主治 吐血,衄血,血崩,肠风,血痢,血淋,创伤出血,烫伤。
①《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②《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③《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④《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收敛凉血,止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外用:研末用麻油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王玷桂《不药良方》:“治吐血咳嗽:宝珠山茶10朵,红花15g,白及30g,红枣120g。水煎200ml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
单方应用 ①王玷桂《不药良方》治吐血咳嗽:宝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调红砂糖,日服不拘多少。”②《救生苦海》:“治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末,加白糖拌匀,饭锅上蒸3~4次服。”③《纲目拾遗》:“治痔疮出血:宝珠山茶,研末冲服。”④《纲目拾遗》:“治乳头开花欲坠,疼痛异常:宝珠山茶,焙研为末,用麻油调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