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山蛩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524页(780字)

【概况】:

基源 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

原动物 燕山蛩Spirobolus bungii(Brandt)

形态 体大,长约120mm,宽约7mm,触角长5mm,末端有4个以上圆锥状感觉体。头稍平滑,前中央有一纵沟。触角基部后每边约有50单眼集结,排成三角形,似复眼。从颈板到肛节共计54枚(雄性53枚),表面光滑,圆形。约自第6背板以后,每在侧面各有1对臭腺孔。第1节缺步肢,第2~4节各有步肢1对,自第5节起至肛节前,每节有步肢2对,各步肢具6节,末端有爪。

肛门在两肛门瓣之间,上方有一背板,并不突出,下方为一小肛下板。生殖肢由第7节步肢变成。

胸板成弱V形,前肢由一阔基节及一侧板向后包裹,端肢弧状,有不明显的分节,后肢在上述端肢后面,可分内肢和钩形主干。躯干背面黑褐色,后缘淡褐色,前缘盖住部分淡黄色。

劲板深褐色。步肢黑褐色,最后1对色淡。

生境与分布 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腐殖质。触之则蜷缩不动,并放出恶臭。

中国广泛分布。

此外,绿山蛩 Spirobolus marginatus和浙山蛩Spirobolus walkeri Pocock部分地区亦做药用。

【生药】:

采集 夏季捕捉,晒干备用或鲜用。

【药性】:

功效 破积解毒。

主治 腹中积痞块,扁桃体炎及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外用:研末敷。

上一篇:山绿柴 下一篇:山葛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