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川楝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591页(8046字)

【概况】:

异名 楝实(《本经》),练实(《本草经集注》),金铃子、仁枣(《侯宁极药谱》),苦楝子(《图经本草》)。

基源 为楝科楝属植物川楝的果实。楝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3种,可供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 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历史 川楝子原名楝实,首载于《本经》下品。

《图经本草》载有楝实,即金铃子,……以蜀川者为佳。

《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今药材中亦有以苦楝子混入的。

形态 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幼枝密被星状鳞片。叶互生,具柄,二回单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叶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侧常不对称,全缘或少有疏齿。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淡紫色,直径6~8mm,花萼和花瓣各5~6片;雄蕊10~12枚,花丝连合成管状。

核果大,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3cm,黄色或栗棕色,内果皮为坚硬木质,具棱。种子长椭圆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07页.图13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或疏林内,或土壤湿润肥沃的旷野路旁,也常见栽培于庭园及农舍旁。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日本、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

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和楝树Melia azedarach L.是同属的两种植物,在形态上很相似,两者区别在于川楝小叶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浅齿;花序较紧密;果实也较大,长2.5~3cm,呈黄色或栗棕色;根皮的纤维束旁无木化韧皮薄壁细胞。

两者药用部位和有效成分及功效都很接近。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荫蔽而耐湿。

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在3~4月播种,按行距20~25cm开沟条播,深6~8cm,播后覆土,每亩用种量25kg。出苗后注意管理,第2年春季即可移栽。也可用种子直播造林,按2×3m的株行距穴播。栽后,每年进行中耕除草与追肥等培育管理。

采集 秋、冬季果实成熟显黄色时采收,晒干。

药材产四川。

鉴别

性状 果实类球形,直径1.6~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稍有皱缩或凹陷,有多数深棕色小点,一端具花柱残痕,另端凹陷处有果梗痕;外层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两端平截,有纵脊6~8条;质坚硬,内部6~8室,每室含种子1粒。

气特异,味酸;苦。

以表面金黄色、肉黄白色,厚而松软者为佳。

显微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类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中果皮主为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6μm;分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长85~197μm,宽40~127μm;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在内侧。

内果皮主要为纤维,其中有石细胞散在,靠近中果皮的纤维多纵向排列,内侧的纤维多横向排列;此外,可见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常数个相联,胞腔内含草酸钙晶。(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02)种子横切面:种皮外表皮细胞类方形,有明显径向纹理,外壁表面有细密的小突起;下皮为1~2列含红棕色物的薄壁细胞;其下为1列类方形或略呈椭圆形薄壁细胞,具纵向纹理;色素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色物;内表皮细胞1列,主要是石细胞,偶见薄壁细胞。

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03)。

粉末:黄棕色,气特异,味酸、苦。 ①果皮纤维成束,常上下层交错排列,纤维长短不一,直径9~36μm,壁极厚,有时不规则纵裂成须束状,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粒状物;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含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

②果皮石细胞无色、淡黄色或橙黄色。呈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弯曲呈S形,有的石细胞呈类圆形、类长圆形,直径14~54μm,壁厚9~13μm,每一短分枝胞腔呈星状。

③果皮孔纹细胞呈类长多角形或长条形,直径27~36μm,具圆纹孔或斜纹孔,常可见数个纹孔集成纹孔域。 ④种皮色素层细胞红棕色,常与种皮表皮细胞及种皮含晶细胞连结。细胞界限不明显,胞腔内充满红棕色或赭红色物,有时含晶细胞脱落,出现较大空隙。 ⑤种皮含晶细胞呈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3~27μm,壁厚薄不一,厚者形成石细胞,孔沟短,胞腔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

另可见果皮表皮、种皮、表皮细胞、草酸钙方晶、簇晶。(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00)

理化 取样品粉末1g,加乙醚4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点于硅胶G(黄岩)板上,以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距18cm,喷以0.12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加热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03)

加工炮制 常见炮制品有川楝子、炒川楝子、盐川楝子和醋川楝子。

①川楝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②炒川楝子 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时,取出放凉。 ③盐川楝子 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干。每川楝子片或碎块100kg,用食盐2kg。

④醋川楝子 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用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干。

每川楝子片或碎块100kg,用米醋20kg。此外,尚有麸制、酒制等炮制方法。近报道,先用密闭式蒸锅将川楝子蒸软,再将其切片后浸醋,用电动炒锅炒制。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

含川楝素(Toosendanin),苦味成分麦克辛(Mergsine)[1]、21-0-乙酰基-川楝三醇(21-0-Acetyl-toosendantriol)[2]、脂苦楝子醇(Lipomeliaol)和苦楝子酮(Melianone)[3]

附 树皮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和楝树碱(Margosin)、山柰酚等[1]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4 [2]ChemLett1986;(1)∶69 [3]Chem PharmBull 1986;34∶100

【药理】:

川楝素能驱除蛔虫,作用较山道年慢而持久,毒性较山道年低,然较现有驱蛔药差,故一般已不用。

驱蛔作用原理可能是对蛔虫肌肉的直接兴奋作用,川楝素能使虫体ATP的分解代谢加快,导致收缩性痉挛而疲劳,最后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出体外。临床上服川楝素后排虫时间较迟(24~48hr),排出的虫体多数尚能活动。给大大量ig,能使胃粘膜发生水肿、炎症与溃疡,故胃溃疡患者宜慎用。给犬ig大量可伤害肝脏;ig更大剂量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致死原因是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内脏普遍出血,引起急性循环衰竭所致、川楝素蓄积作用很强(累积指数为1.23),1wk以上才能全部排出,不宜连续使用。临床上成人剂量若超过0.8g,可产生严重反应:周围神经炎,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一般剂量则偶有头晕,腹痛,面红,思睡等[1]

在大鼠膈肌标本上,川楝素(1.7~2.5×10-4)是一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滞剂[2],电镜观察,川楝素中毒小鼠的膈肌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裂隙宽度增加和突触小泡显着减少[3]

川楝素对小鼠内毒素中毒后6hr内,无论ig或注射有保护作用[4]。异川楝素对蛔虫与川楝素同样有效,但毒性较大[5]

参考文献 [1]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48 [2]生理学报 1980;32(3)∶293 [3]生理学报 1980;32(4)∶385 [4]中草药1982;13(6)∶28 [5]药学通报 1983;18(6)∶50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小毒。 ①《本经》:“苦,寒。” ②《别录》:“有小毒。” ③《珍珠囊》:“酸、苦。” ④《医林纂要》:“核:苦、辛,寒。”

归经 入肝、小肠、膀胱经。 ①《珍珠囊》:“入心。”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小肠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足太阴经。” ④《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效 清肝行气,止痛,驱虫。

主治 胸胁、脘腹胀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

①《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②《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 ③《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④《纲目》:“治诸疝、虫、痔。” ⑤《医林纂要》:“泻心火,坚肾水,消肺金,清肝火。核:治疝,去痼冷。

” ⑥《本草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⑦《中草药学》:“利气止痛,杀虫。治胁痛,胃痛,腹痛,湿热疝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15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

《纲目》:“茴香为之使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郁金,治肝郁气滞,胁痛、胃痛、腹痛。

②配延胡索,治胸胁脘痛属热证者。 ③配香附,治情绪不畅,肝气郁滞所致的胸闷,善叹息,胁痛,乳胀,胃脘闷痛等症。 ④配吴茱萸,治寒湿腹痛,寒疝疼痛。 ⑤配乌梅、川椒,治蛔虫所致的腹痛。

⑥配枳壳、香附,治肝热胁痛。 ⑦配青皮、槟榔,治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

⑧配当归、生地黄,治肝阴不足之胁肋疼痛。 ⑨配槟榔、鹤虱,治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 ⑩配使君子、槟榔,治虫积腹痛。 ⑾配小茴香、吴茱萸,治睾丸鞘膜积液,附睾炎,小肠疝气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牵引至脐腹者。 ⑿配当归、川芎,治经行腹痛。 ⒀配鹤虱、白矾,治虫积腹痛。

⒁配木香、橘核,治寒疝气痛。 ⒂配乌药,治寒凝气滞之疝痛,腹痛。

⒃配乳香、没药,治气滞血瘀之胁下疼痛。

方选和验方 ①金铃子散(《活法机要》)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玄胡索各30g。上为细末,每服6~9g,酒调下,温汤亦得。 ②金铃子散(《杨氏家藏方》)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30g(炒)。上件除巴豆不用外,将2味为细末,食前,每服6g,温酒调下。 ③导气汤(《医方简义》)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疝痛:川楝子9g,小茴香1.5g,木香3g,淡吴茱萸3g。

长流水煎服。 ④《摘元方》治小儿五疳:川楝子肉、川芎等份。为末,猪胆汁丸。米饮下。

⑤阑尾化瘀汤(《南开医院验方》)治急性阑尾炎瘀滞期(型)或腹膜炎,阑尾脓肿炎症消散后期,热象不显着,而见脘腹胀闷,暖气,纳呆,恶心,腹痛,大便秘结,脉弦紧:川楝子15g,延胡索9g,丹皮9g,桃仁9g,木香9g,银花15g,大黄9g。血聚成块者加红藤50~100g。 ⑥川楝子丸(《大同方剂学》)治疝气及一切下部之疾,肿痛缩小等症:川楝子(净肉)500g,木香(不见火)30g,破故纸(炒香为度)30g。上为细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50丸,盐汤下。

甚者日进90丸,空服食前服。 ⑦川楝丸(《证治准绳》)治小儿癫疝,小腹痛引腰背,弯曲不能伸直:木香、槟榔、三棱、莪术(炮)、青皮、陈皮、川楝子肉、芫花(醋浸、炒)各15g,肉桂、牵子各9g,巴豆(不去油)3g。

为细末,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3丸,空腹生姜煎汤送下。

⑧玄胡苦楝汤(《卫生宝鉴》)治脐下冷撮痛,阴内大寒:炙甘草1.5g,肉桂、炮附子各1g,玄胡索、苦楝子各0.6g,熟地黄3g,黄柏0.6g。研末,水煎作1次热服。

⑨川楝散(《苏沈良方》)治小肠气,下元闭塞不通,及内外臁疮:川楝子、巴豆各30g。和匀炒赤,去巴豆用川楝子研末,每服3g,另以小茴香3g,酒煎取汁调服。

⑩苦楝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妇人赤白带下:苦栋子(酒浸)、炒茴香、当归等份。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温酒下。 ⑾金铃子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金铃子120g,益智仁、胡芦巴、石菖蒲、破故纸、茴香、巴戟各60g,木香、陈皮、茯苓各30g。研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7丸,盐汤成温酒下。

⑿金铃泻肝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胁下焮疼:川楝子15g,生乳香、生没药各12g,三棱、莪术各9g,甘草3g,水煎服。 ⒀金四藤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慢性胃炎:川楝子9g,玄胡9g,柴胡9g,枳实9g,芍药9g,甘草9g,红藤9g,青木香9g。水煎服。 ⒁清利理化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慢性前列腺炎:川楝子10g,川牛膝10g,刘寄奴10g,桃仁10g,甘草10g,黄柏10g,小茴香10g,薏苡仁20g,白芍20g,败酱草30g,熟附子3g,瞿麦15g,玄胡15g。水煎服。 ⒂丁香楝实丸(《医学发明》)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妇人瘕聚带下:当归、附子、茴香、川楝子各30g(四味以好酒200ml同煮,酒尽,焙干研末,每称药末30g,再加下项药),丁香、木香各6g,全蝎13个,延胡30g。

共研细末,入前四药拌和,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温酒下。 ⒃速效散(《证治准绳》)治腰痛不可忍:川楝子(取肉,巴豆5粒去壳,同炒赤,去巴豆)、茴香(盐炒香,去盐)、炒补骨脂各30g,为细末。每服9g,空腹热酒调下。

⒄《中医临床验方集》:“治胆囊炎(妊娠期),胸脘作痛,时作时止,身有寒热:炒川楝子9g,炒小茴香9g,盐水适量,炒艾叶4.5g,柴胡3g,淡黄芩4.5g。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 ⒅《中医临床验方集》:“治妇女经期行房,少腹胀痛,整天不休:川楝子10g,木香4.5g,橘核15g,山楂核30g,小茴香10g,荔枝核10g,牛膝12g,香附10g,吴萸4.5g,炒车前子(布包)10g,续断10g。” ⒆《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绦虫:川楝子15g,使君子9g,榧子9g,槟榔60g,乌梅(去核)9g,石榴皮18g、椿根白皮9g,大黄12g。” ⒇《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鞘膜积液:川楝子、陈皮各12g,橘核、车前子、萆薢、猪苓、泽泻、通草各9g。水煎服。

每日1剂,6~9剂为1个疗程。服药前进行1次抽液。

” (21)《湖北中草药志》:“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川楝子、海螵蛸、甘草、陈皮、瓦楞子、赤芍、白芍各9g,香附9g。水煎服。

” (22)《湖北中草药志》:“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川楝子、胆、内金、麦芽各9g,白芍12g,茵陈、当归各0.5g。水煎服。

” (23)《湖北中草药志》:“治小儿疳积:川楝子、槟榔各9g,苍术、厚朴、神曲各6g,胡黄连、鸡内金、枳壳、甘草各3g。水煎服。

” (24)《湖北中草药志》:“治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川楝子、广木香、郁金、枳壳、连翘各9g,桃仁、大黄、丹皮各15g,归尾、赤芍、苏梗各12g。加水500ml,煎成200ml。

日服3次,每次60ml,小儿酌减。

” (25)胆道合剂(《湖北中草药志》)治胆系感染,胆道蛔虫:川楝子、青木香各200g,金钱草500g,乌梅、枳壳各150g,龙胆100g,加水煎至200ml。

日服3次,每次60m1,儿童酌减。” (26)云南中医杂志 1987;(6):“治乳腺增生病:川楝子15g,生地、柴胡、枳壳各20g,沙参、枸杞、青皮、当归、佛手各15g,牡蛎20g,杞菊、陈皮、贝母、香附、生草各10g。水煎服,2日1剂。” (27)金铃子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痛,肝区痛:川楝子、延胡索各等量,研细粉,每服3~9g,每日2~3次,黄酒为引;亦可水煎服。 (28)湖北中医杂志 1985;(1):“治带状疱疹:川楝子、柴胡、丹皮、黄芩、夏枯草、茵陈、橘叶各10g,白蒺藜、板蓝根、玄胡、乳香、没药各15g,生牡蛎30g。水煎服。” (29)盆腔炎方(时珍国药研究 1991;(1))治盆腔炎:川楝子、当归、川芎、路路通、丹参、香附、茯苓、桃仁、赤芍、白芍、柴胡、甘草各6~10g,水煎服,每日1帖,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30)湖北中医杂志 1991;(4):“治慢性乳腺增生病:川楝子、玄胡、山甲、陈皮各15g,茯苓30g,夏枯草,土贝母20g,柴胡12g,三棱、水蛭、莪术各5g。水煎服。” (31)川楝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4;(1))治痛经:川楝子、木香、小茴香、大茴香、元胡、乌药、猪苓、白术、泽泻各3g,麻黄、槟榔各24g,生姜3片,葱白1根。

单方应用 《湖北中草药志》:“治冻疮:川楝子120g,水煎后,乘热熏患处,再将药水泡洗,每日2次,至愈。”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胞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楝实,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膀胱为州都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二经热结,则小便不利,此药味苦气寒,走二经而导热结,则水道利矣。

” ③张璐《本经逢原》:“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本经》主温疾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

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

以金铃子能降大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

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

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以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以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

上一篇:川溲疏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