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石荠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447页(2298字)

【概况】:

异名 红痱子草、痱子草(江苏、四川、贵州),土香薷草(四川),土荆芥(江西、湖南)。

基源 为唇形科石荠苎属植物石荠苎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石荠苎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M.puctala(Thunb.)Maxim.;M.1anceolatus(Benth.)Maxiim.;0rthodon punctulatum(J.F.Gmelin)Ohwi,又名野土荆芥(南方通称),痱子草(江苏、四川、贵州、广东),野薄荷(湖北、湖南、福建)。

历史 石荠苎见于唐《本草拾遗》,《证类本草》引陈藏器谓:“石荠苎……生石山上紫花细叶,高1、2尺。”《植物名实图考》引该书有“方茎对节,正似水苏,高仅尺余,叶大如指甲有小毛。”两书所述生长环境与形态应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cm。

茎多分枝,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3~20mm;叶片卵形,长1~4cm,宽8~25m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有锈色腺点。花在枝端轮集成间断的假总状花序;苞叶较花梗长,卵状披针形至卵形,背面和边缘均被长柔毛;花萼钟形,长1.9~2.5mm,有10条纵脉,外有长柔毛和棕色腺点,2唇形,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淡红色或红色,2唇形,长4.5mm,花冠管基部收缩,收缩处上面有毛环,向喉部渐渐扩张,上唇较短,顶端微凹,下唇两侧裂片近于半圆形,中裂片大而外折,倒心形,内面有长柔毛,顶有圆齿;雄蕊2,假雄蕊2。

小坚果近于球形,黄褐色,有网状突起的皱纹。

花期5~11月,果期9~11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图126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1150m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下。

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越南北部、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鲜叶含挥发油0.5~1%,干全草含3~3.5%,油中主要含l-侧柏酮(l-Thujone)75%,α-香桧烯(α-Sabinene)11%、d-柠檬烯、α-丁香烯、水芹烯以及侧柏醇(Thuj01)、石荠苎烯等。全草尚含生物碱、皂甙、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0

【药性】:

性味 辛、苦,凉。

①《本草拾遗》:“辛,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温。” ③《中草药学》:“苦、辛,凉。”

功效 清暑热,祛风湿,消肿毒。

主治 暑热痧症,衄血,血痢,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痈疽疮肿.风疹,热痱。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疮疥,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②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疮毒,止咬、蜂螫、蚝毛伤,取叶擦之。” ③《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④《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⑤《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⑥《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 ⑧《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头痛,咽喉肿痛,中暑,急性胃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肾炎水肿,白带;炒炭用治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痱子,皮炎,湿疹,脚癣,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⑩《中草药学》:“感冒,中暑,慢性气管炎。疟疾,大便秘结。痱子,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广西中药志》:“表虚者忌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受热发高烧:石荠苎,苦蒿,水灯心。煎水服。” ②南京部队后勤卫生部编《常用中草药》:“治中暑发高烧:石荠苎60g,黄花蒿30g,竹叶心15g。白糖适量。

煎服。

单方应用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湿疹瘙痒、脚癣:石荠苎全草适量,煎汤浴洗。” ②南京部队后勤卫生部编《常用中草药》:“治痱子、皮肤瘙痒:全草煎水洗或嫩叶搓烂,揉擦患处。” ③《江苏药材志》:“治疟疾:鲜石荠苎捻烂塞鼻孔。”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蜈蚣咬伤:石荠苎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 ⑤南京部队后勤卫生部编《常用中草药》:“治大便秘结;石荠苎m 煎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软组织挫伤:石荠苎适量,洗净和红糖共捣烂,取汁内服,药渣敷患处。”

上一篇:石茶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