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东北桤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531页(867字)

【概况】:

异名 东北赤杨(黑江)。

基源 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和树皮。桤木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约7种。

原植物 东北桤木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色,光滑;小枝紫褐色,无毛,有条棱和皮孔;芽披针形,无柄或几无柄,有3~6个芽鳞。

叶柄长5~20mm,无毛;叶片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两面均近无毛或仅幼时有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密而细的锯齿,侧脉7~13对。果序长圆形或近球形,长1~2cm,通常3~5个排成总状,生于短枝的顶端;果序柄细,长1~2cm;无毛;果苞片3~4mm;翅果长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稀较狭。(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86页.图77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地或水流边。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

朝鲜和原苏联也有分布。

。【化学】:

含二十七烷、脂肪醇类、羽扇豆烯酮(Lupenone)、粘霉烯醇(Glutin-5-en-3-o1)、α-和β香树脂醇混合物、β-谷甾醇及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参考文献 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206

【药性】:

性味 苦、涩,凉。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主治 《长白山植物药志》:“腹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50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