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628页(998字)
【概况】:
异名 银紫丹参(云南),白背丹参(《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
原植物 毛地黄鼠尾草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30~60cm,密被长柔毛。叶通常为基出叶,间有茎生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3.5~11cm,宽2~5cm,边缘圆形,边缘具圆齿,叶面被疏柔毛,背面被白色短绒毛。轮伞花序4~6花,3~8组成长13cm顶生的总状花序,有时由于花序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花萼种形,二唇形,上唇宽三角形,边缘被长柔毛,顶端有靠近的三尖突,下唇较上唇稍大,半裂成2齿,宽三角形;花冠黄色,有淡紫色的斑点,内面离基部5mm处有小疏柔毛毛环,冠筒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顶端圆形或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半圆形;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药隔长约6mm,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长;花盘前方稍膨大。
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光滑。花期4~6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87页.图版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3400m的松林下荫燥地或旷坡草地上。分布于云南西北部。
滇西民间用作“丹参”。
。【化学】:
含甜味的二萜甙Sd7(含量约为0.11%),以及有苦味的3种环烯醚萜甙Sd2、Sd3和Sd6,含量分别约为0.19%、0.28%和0.03%。
参考文献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3;(4):39
【药性】:
功效 补中益气,调经止血,消肿解毒。
主治 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血崩带下,恶疮肿毒。《云南药用植物名录》:“补中益气,调经,止血。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血崩带下,恶疮肿毒,赤、白带,痛经。”
。【临床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丹参根在云南部分地区作丹参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