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消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990页(908字)
【概况】:
异名 开喉箭、少花信筒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植物疏花酸藤子的根。酸藤子属全世界140种,中国约20种。
原植物 疏花酸藤子Embelia pauciflora Diels(E.pauciflora Diels var.blinii Waeker)
形态 攀援状灌木或藤本,小枝幼时密被棕色微柔毛,后渐脱落。
单叶互生,叶柄被毛;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6.5cm,宽0.8~2.5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浅圆齿,齿端有腺质小突尖,上面无毛,有褐色腺点;中脉平整,侧脉不明显,下面中脉幼时被毛,侧脉微隆起,第三级脉网状,有腺点及深绿色线纹。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7朵;总梗长约1mm,被毛,花柄被毛;小苞片三角形,有缘毛;萼片5,广卵形,具缘毛及疏腺点;花瓣绿色,长圆形或阔披针形,具疏腺点,无毛,里面有细乳头状突起;雄花中雄蕊伸出花冠,花药卵形,背面有腺点,在雌花中则退化;雌蕊子房球形,无毛;在雄花中极端退化,浆果状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具腺点。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1300~1500m的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于四川、贵州。
。【药性】:性味 辛、微苦,凉。
功效 祛痰解毒,行血消肿。
主治 扁桃体炎,炭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g;或根少许,含口内慢咽。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喉蛾:过山消根少许,含口内慢咽。”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炭疽或红丝疔:过山消根捣烂敷;又以根6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