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百合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011页(11627字)

【概况】:

基源 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部分种类的鳞茎。

百合属全世界约80种;中国约35种,其中半数以上的种类供药用。

原植物 正品百合一般为3种: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L.tigrinum Kar.-Gaucl.),又名山百合(山东)。

百合L.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L.brownii var.colchesteri Wils.)。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L.tenuifolium Fisch.;L.potaninii Vrishcz),又名山丹。

个别省区有用山丹、麝香百合、东北百合、川百合、野百合作百合入药的:山丹L. concolor Salisb.,又名红花菜(《纲目》),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红百合(《日华子本草》)麝香百合L.1ongiflorum Thunb.(L.1ongiflorum var.scabrumMasumune)。东北百合L.distichum Nakai,又名轮叶百合(《中药志》)。川百合L.davidii Duch.(L.cavaIeriei Lév1.et Vant.;L.thayerae Wilson),又名西北百合(《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百合L.browmii F.E.Brown ex Midllez[L.brownii var.australe(Stapf)Stean],又名白花百合(《新华本草纲要》)。

历史 百合(《本经》)始载之,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本列入草部。李时珍在《纲目》中将其改入菜部,但在历代本草着作中百合一条下,往往含有许多种类。

《纲目》云“百合一茎直上,四向生叶。叶似短竹叶,不似柳叶。

五六月茎端开大白花。长5寸,六出,红蕊四垂向下,色亦不红。”所述为百合。

卷丹在早期本草中本附于百合条下,李时珍把百合和卷丹分开,云“茎叶似山丹而高,红花带黄而四垂,上有黑斑点,其子先结在枝叶间者。”其子指叶腋中的珠芽,在栽培中百合和卷丹都有之,卷丹亦即本种。

形态 卷丹为多年生草本,高1~1.5m。

鳞茎卵圆状扁球形,高4~7cm,径5~8cm。茎直立,淡紫色,被白色绵毛。

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钱形,长5~20cm,宽0.5~2cm,向上渐小呈苞片状,上部叶腋内常有紫黑色珠芽。花3~6朵或更多,生于近顶端处;花下垂,桔红色,花蕾常被白色绵毛,花被片6,长5.7~10cm,宽1.3~2cm,向外反卷,内面密生紫黑色斑点;雄蕊6,短于花被,花药紫色;子房长约1.5cm,柱头3裂,紫色。

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4cm。种子多数。

花期6~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彩图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2500m林缘路旁及山坡草地上。

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

本品为常用中药。目前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主产湖南黔阳、邵阳及湘西苗族自治州,浙江吴兴、大兴、游,江苏宜兴、江浦,陕西大荔、蓝田,四川中江、合川,安徽安庆。

日本、朝鲜也有产。

百合与卷丹的主要区别在于鳞茎近球形,其暴露部分带紫色,鳞叶广展如荷花状。

茎无毛,带有紫色条纹。叶有短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长卵形,宽1.5~4cm。

花期6~7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123页.图31)生于海拔300~900m的山坡草丛中、疏林下、山沟旁或村旁,也有栽培者。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细叶百合与卷丹的区别在于鳞茎圆锥形或长卵形,高2.5~4cm,径1.8~3.5cm。

叶线形,长3~10cm,宽1~3mm。花1~3朵,下垂,鲜红色或紫红色,花被片长3~4.5cm,宽5~7mm,反卷,无斑点或有少数斑点;花药具红色花粉。蒴果近球形,1.7~2.2cm。花期6~8月,果期8~9月。

(图见《中药志》第2册.394页.图262)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

原苏联、朝鲜、蒙古也有分布。

山丹、麝香百合,东北百合,川百合、与上述3种的主要区别为山丹鳞茎卵球形,直径1.5~3.5cm。叶宽线形或披针形,长5~7cm,宽2~7mm。花单生或2~3朵,直立,红色,花被不反卷,无斑点。

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52页.图265)生于海拔350~2000m的山坡草丛、路旁或灌林下。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日华子本草》最早收载此名,又名红百合或红花菜。

《纲目》云”山丹极似百合,小而瓣少,茎亦短小,其叶狭长而尖,颇似柳叶与百合迥别,四月开红花,六瓣不四垂……”所述乃本种。

麝香百合茎绿色,基部淡红色,无斑点。花大白色,基部带绿色,极芳香,花被漏斗状,长10~15cm,径10~12cm。花期6~7月,果期8~9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856页.1728条图)。分布于台湾、广东(鼎湖山)、广西(武鸣)。

日本(硫球群岛)也有分布。

东北百合鳞茎长圆形,鳞叶的中部有二节。

叶疏散互生,近上部有7~11叶轮生。花斜上,橙红色,内侧有紫黑色斑点。

花期7~8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157页.图18)。生于海拔200~1800m的山坡林下,林缘、路边或溪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山东、安徽。

川百合叶密生,无柄,叶片细长线形,长6~10cm,宽2~3cm,两面无毛,叶腋处有白色绵毛。花数朵至多朵,下垂,橙黄色,花被向外反卷,具紫色斑点。

花期7~8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149页.图41)生于850~3200m的山坡草地、林下荫湿处或林缘。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云南。《滇南本草》云“百合花,味甘、平、微苦,性微寒……”经考证即或本种。

野百合叶片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2~10cm,宽0.5~1.5cm。花被片乳白色,微黄,背面中肋带淡紫色,长约15cm。

花期5~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彩图19)生于海拔(100~)600~2150m的山坡林下或溪沟旁。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 适于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忌水涝。

以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为宜,忌连作。多用鳞茎繁殖,于9~10月间收获时,将鳞茎掰分后作种栽,或选取小鳞茎作种茎,按行株距各30~35cm×13~17cm条播或穴栽,深8~10cm,每亩用种量200~250kg。下种前用1:300~500倍托布津溶液浸种20分钟,有明显防病效果。亦可用珠芽,鳞片和种子等进行繁殖培育。

栽后结合除草施冬肥1次,齐苗后再追施苗肥,生长中、后期应以钾肥为主追施。肥料可用人畜粪水、堆肥、厩肥、草木灰或化肥。

苗期要勤除杂草,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孕蕾期应及时摘除花蕾与顶芽,以免消耗养分。病害有灰霉病、黑斑病,可用500倍托布津液喷雾;立枯病,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石灰5%尿素0.2%浇灌。虫害: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 秋、冬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沸水捞过或微蒸后,焙干或晒干。药材主产于湖南黔阳,邵阳及湘西苗族自治州,浙江吴兴,长兴,龙游,江苏宜兴、江浦,陕西大荔、兰田,四川中江、合川,安徽安庆。以湖南所产品质最好.江浙产量最大。

鉴别

性状 ①卷丹鳞片长椭圆形,顶端较尖,基部较宽,常向内卷曲,长2~3.5cm,宽1~1.5cm,厚1~3mm,边缘薄,微波状;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光滑,半透明,有纵脉纹5~9条(维管束纹)。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②百合鳞片长1.5~3cm,宽0.5~1cm,厚约至4mm。

③细叶百合鳞片长约至5.5cm,宽约至2.5cm,厚约至3.5cm,色较暗,脉纹不显。均以肉厚,质硬,色白者为佳。

显微 ①卷丹粉末:米黄白色。气微,味淡。

1)淀粉粒众多。均为单粒,多呈不规则椭圆形、类卵形或类球形,少数呈类三角形、长椭圆形或肾形。有的淀粉粒一侧或一端略作角状或乳头状突起,或起伏不平,长至70μm,直径6~48(53)μm;脐点不甚明显,短缝状、短弧状、人字状或点状,多位于较小的一端,有的于脐点两侧可见肋状纹理;大者隐约可见层纹。(如商品在加工时用水煮过,淀粉往往已糊化,形成糊化的淀粉团块)。

2)导管 稀少,不易察见。均为螺纹,且多成束,单个导管直径10~28μm。3)表皮组织 不易察见。

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条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长至300μm,直径50~83μm。

气孔器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5μm左右,周围副卫细胞3~5个。(图见《中药粉末显微鉴定手册》.第2卷.45页B)②百合粉末:灰白色,味微苦。1)淀粉粒极多,商品中淀粉粒多已糊化。未糊化淀粉粒单粒长卵形、长椭圆形、矩圆形、圆三角形、菱肉形、盾牌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边或两边角样突出,直径5~51μm,长至91μm,脐点明显,人字状、蹄状、三叉状、星状、十字状、点状或短缝状,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较明显。2)表皮细胞垂周壁薄,波状弯曲。

气孔类圆形直者径53~63μm,扁圆形者直径53~70μm,长圆形者直径42~50μm,长45~61μm,副卫细胞3个。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08)③细叶百合粉末:灰白色,味微苦。1)淀粉粒梨形、圆三角形或贝壳形,较大端大多平坦或微凹,直径3~50μm,长至70μm,贝壳形者宽至77μm,脐点明显,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半复粒偶见。

2)表皮细胞垂周壁薄,波状弯曲。气孔类圆形,直径42~51μm,保卫细胞有纹理,副卫细胞4~5。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10)④川百合粉末:淡黄白色。

气微,味淡。

1)淀粉粒众多,均为单粒。淀粉粒呈梨形、椭圆形、卵圆形或类球形,偶有呈棒锤状。

小粒多为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8~43μm,长至63μm;脐点主为人字形,或为短缝状、点状,偶见星状,脐点两侧常见肋状裂纹;层纹不明显,少数隐约可见。2)导管 稀少,均为螺纹,直径6~26μm。3)表皮组织多破碎。完整的表皮细胞呈类方形或短条形,垂周壁略呈波状弯曲,直径达58(95)μm。气孔器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44~55μm,周围副卫细胞4~5个。(图见《中药粉末显微鉴定手册》.第2卷.43页B)

理化 ①取样品粉末0.5g,加60%乙醇10ml温浸,不断振摇,30分钟后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CMC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乙酸-(12:3:2:3)为展开剂,以果糖、蔗糖为对照。

展开2次,用α-萘酚硫酸液显色,斑点均呈紫红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58-1)②取样品粉末5g,加0.5ml二氯甲烷回流3小时,滤过,水浴浓缩至干,用0.5ml二氯甲烷溶解,点于预制硅胶G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甲醇(10∶7∶7∶2)为展开剂,展距15.6cm,喷以7%磷钼酸乙醇液,于110℃加热5分钟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58-2)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百合和蜜炙百合。

①百合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②蜜炙百合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百合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百合100kg,用炼蜜5kg。

。【化学】:

细叶百合含1-0-阿魏酰-3-O-p香豆酰丙三醇(1-OFeruloyl-3-O-p-coumaroylglycerol)、1,3-O-二阿魏酰丙三醇、1,2-O-二阿魏酰丙三醇、1-O-阿魏酰-2-O-p香豆酰柄三醇、1-O-p-香豆酰-2-O阿魏酰丙三醇、1-O-阿魏酰丙三醇.1-O-p香豆酰丙三醇、3,6′-O-二阿魏酰蔗糖、腺苷(Adenosine)、甲基-α-D-甘露糖甙(Methyl-α-D-manopyranoside)、甲基-β-D-果糖甙、D半乳糖、王百合甙A、D(Regaloside A、D)、细叶百合甙(Tenuifolioside)A、B等[1]。

麝香百合含3,6′p-二阿魏酰蔗糖、4-乙酰基-3,6′-二阿魏酰蔗糖、3-阿魏酰-4-乙酰基-6′-(13′-o-β-D-葡萄糖基)阿魏酰蔗糖、2,3-二羟基-3-O-p香豆酰-1,2-丙烷二羧酸(2,3-Dihydroxy-3-O-p-coumaryl-1,2-propanedicarboxylicacid)、阿魏酰-2,3-二羟基-1,2-丙烷二羧酸,百合甙(Lilioside)A、B,王百合甙(Regaloside)D、E等[2~4]。

附 山百合(L.aurattim var.platyphyllum)中还含dl-丁香树脂醇、4-O乙酰基3,6′-二阿魏酰蔗糖、6-O-乙酰基-3,6-二阿魏酰蔗糖、王百合甙A、B、C、H(1)和L(2)[1]

(1)R1=R2=H

(2)R1=R2=AC

湖北百合(L、henryi)含3-O-阿魏酰-6′-O-(4-O-β-

D-葡萄糖基阿魏酰)蔗糖,(2S)-1-O-对香豆酰-3-O-β-

D-葡萄糖基丙三醇(2S)-1-O-对甲氧基桂皮酰-3-O-β-

D-葡萄基丙三醇、(25R)3β,26-二羟基-2α-胆甾烷-6,22-二酮-3-O-β-D-葡萄糖甙等[5,6]

砖红百合(L.testaceus)含多糖[7]

参考文献 [1]Phytochemistry 1989;28(12)∶3453 [2]CA 1989;111∶180537x [3]Phytochemistry 1987;26(11)∶2965 [4]Phytochemistry 1982;21∶891 [5]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1(6)∶38 [6]Chem Pharm Bull 1988;36∶2430 [7]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5(6)∶265

。【药理】:

百合水提液(1g/ml)以20g/kg给小ig后,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能增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及阈下剂量的睡眠时间,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强的松龙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起显着性的保护作用,能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耗氧增加,能延长缺氧时间。

参考文献 中药材 1990;(6)∶31

【药性】:

性味 甘,寒。

①《本经》:“甘,平。”②《救荒本草》:“甘、辛,平。”③《长沙药解》:“甘、微苦,微寒。”

归经 入心、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小肠四经。”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阳明经。”③《药品化义》:“入肺、心、胆三经。”

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 阴虚久咳,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①《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②《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③《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④《食疗本草》:“主心急黄。”⑤《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⑥《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⑦《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⑧《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⑨《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蒸食或煮粥食。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风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①《本经逢原》:“中气虚寒,二便滑泄者忌之。”②《本草求真》:“初嗽不宜遽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党参、黄芪,治体虚头晕②配沙参、麦冬,治肺阴不足,久咳不愈。

③配枇杷叶、黄芩,治肺热咳嗽。④配白及、百部,治肺痨咳嗽咯血。⑤配款冬花,治肺燥或肺热咳嗽、咯血。⑥配玄参、生地,治虚火上炎,咽喉干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⑦配桑白皮、枇杷叶,治肺热咳血。⑧配生地、玄参、白花舌草,治阴虚型肺癌。

⑨配杏仁、核桃仁、麻黄,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⑩配茯苓、苓、枳壳,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腰膝浮肿,小便淋痛。

⑾配紫菀、前胡、生姜,治妊娠风热相交,咳嗽痰多,心胸满闷。

⑿配白芍、沙参、桔梗,治慢性咽喉炎。

⒀配黄芪、细辛,治过敏性鼻炎。⒁配猪苓、腥草、掌草,治肺癌。

⒂配桔梗、白及、三七,治支气管扩张、咯血。⒃配枇杷叶、玄参、瓜蒌皮,治自发性气胸。

⒄配知母,治热病后心烦不安,神志恍惚。⒅配生地,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及阴虚热扰,虚烦不寐。

⒆配子黄,治百合病吐之后,精神恍惚,烦躁失眠。⒇配滑石,治百合病变发热。(21)配滑石、代赭石,治百合病下之后。(22)配熟地、生地、玄参,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23)配郁金、莲子心、夜交藤,治神经官能症。

(24)配酸枣仁、龙骨、柏子仁,治神经衰弱。(25)配酸枣仁、合欢花、丹参,治癫狂,郁证。

方选和验方 ①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熟地黄15g,生地黄9g,麦门冬6g,见母、百合、当归、炒芍药、甘草各5g,玄参、桔梗各6g。

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20粒。②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及阴虚热扰,虚烦不寐: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200ml。上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400ml煎取200ml,去渣,内地黄汁煎服300ml,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③百合鸡子汤(《金匮要略》)治百合病吐之后,精神恍惚,烦躁失眠:百合7枚(擘),鸡子黄1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400ml,煎取200ml,去渣,内鸡子黄,搅匀,煎5分,温服。④百合汤(《奇效良方》)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膈脘不利,口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百合、赤茯苓、陈皮、紫苏、人参、大腹皮、猪苓、桑白皮、枳壳(麸炒)、麦门冬、炙甘草各10g,马兜铃7枚。

为粗末,每服4g,加生姜(枣大)1块,水煎服。”⑤百合洗方(《金匮要略》)治百合病不解变成渴方:百合30g。

以水1200ml浸渍1夜,用以洗身,洗后食煮饼,不用盐、豉。

⑥百合散(《济生方》)治妊娠风热相交,咳嗽痰多,心胸满闷:百合(蒸)、紫菀茸、贝母、白芍药、前胡、赤茯苓、炒桔梗各10g,炙甘草5g。

为粗末,每服3g,加姜5片,水煎服。⑦百合散(《太平圣惠方》)治伤寒已经二七日外,潮热不退,四肢无力,昏沉如醉,恐变成百合病:百合、葛根、石膏各10g,麻黄、黄芩、麦门冬、炙甘草各5g,前胡3g。

研为散,每服5g,生姜2g,水煎服。⑧百合散(《太平圣惠方》)治伤寒咳嗽,头面连背膊浮肿,喘促,大、小便不利:百合、紫苏茎叶、大腹皮、赤茯苓各3g,葶苈子、桑白皮、汉防己各5g,陈皮3g。研为散,每服4g,加生姜2g,水煎服。⑨百合散(《太平圣惠方》)治伤寒百合病,身微热,恶寒烦喘:百合20g,杏仁、紫菀、前胡、麦门冬各10g,炙甘草2g。

研为散,每服5g,水煎服。⑩百合散(《太平圣惠方》)治热病,心肺热盛,小便黄赤,上气咳嗽:百合15g,杏仁、黄芩、木通各10g,麦门冬、葶苈子、炙甘草各5g,麻黄、紫菀各6g。

研为散,每服5g,水煎服。⑾百合散(《太平圣惠方》)治妊娠七八月,伤寒烦热,喘咳痰多,不欲食:百合、贝母、桔梗、前胡、赤芍药、紫菀,桑白皮、赤茯苓各10g,炙甘草5g。研为散,每服3g,加生姜3片,水煎服。⑿含化百合丸(《太平圣惠方》)治咳嗽上气,心膈烦闷,胸中不利:百合、紫菀、麦门冬、贝母、五味子、炮姜、杏仁、诃黎勒皮各10g,桂心、皂荚子仁、炙甘草各5g。研末,和枣肉为丸,如半枣大。每含1丸咽津。

⒀百花膏(《济生方》)治肺热久咳或痰中带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份。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⒁《福建药物志》:“治肺阴虚久咳:百合15g,旋覆花、麦冬各9g,天门冬、紫菀各6g,水炖服。”⒂《安徽中草药》:“治肺结核咳嗽咯血:百合、夏枯草各15g,白及、百部、桑白皮、藕节各9g。煎服。”⒃《福建药物志》:“治肺热咳嗽:百合、枇杷叶各9g,薄荷5g。冰糖适量,水煎服。”⒄《湖北中草药志》:“治燥热咳嗽:百合、沙参15g,鲜芦根30g,枇杷叶9g。水煎服。

”⒅养阴利咽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咽部异物梗阻感,咽干,咽痛和声音嘶哑,肺热阴亏,头晕目眩,咽底壁结节色红而高突者:大白芍9g,川百合10g,南北沙参各10g,天花粉9g,白桔梗4.5g,生甘草2.5g,嫩射干4.5g。水煎服,1个半月至2个月为1疗程。

⒆新中医1986;(12):“治癫狂,郁证:炙百合30~60g,炒枣仁、合欢花、夜交藤各30g,丹参15~30g,当归10g,甘草3~6g。水煎服。”⒇百合安眠汤(《千家妙方》)治神经衰弱,劳倦内伤,肾阴亏虚,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证:百合24g,炒枣仁12g,龙骨15g(先煎),柏子仁10g,五味子6g,制首乌24g,熟地15g,当归10g,生黄芪15g,远志10g,龟板24g(先煎),陈皮6g,冬葵子10g。

水煎服,每日1剂。(21)百合莲子神安汤(《千家妙方》)治神经官能症:炒枣仁18g,太子参9g,百合45g,陈皮6g,茯苓12g,浮小麦30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桂圆肉9g,石菖蒲9g,莲子心6g,炙甘草4.5g,辰砂1.8g。水煎服,每日1剂。

(22)治三阳合病方(《广笔记》)治脉大上关上,但欲眠,目合则汗:百合30g,麦冬15g,炙甘草3g,知母、白芍、瓜蒌根各6g,竹叶50片,鳖甲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3)益胃百合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百合30g,乌药9g,白芍15g,甘草5g,淮山药20g,黄芪20g,红花15g,陈皮10g,黄连3g。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24)百合荔楝乌药汤(辽宁中医杂志1978;(3))治胃痛,胃脘胀满:生百合50g,荔枝核20g,川楝子25g,乌药20g。水煎服。

(25)敛肺止液汤(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4)治鼻渊:黄芪、百合、淮山药、益智仁各10g,乌药6g,细辛3g。若鼻渊色黄稠者加鱼腥草、辛夷,去细辛。

每日1剂。

(26)五更泻止汤(《千家妙方》)治肠结核肺脾两败证:淮山药24g,百合30g,百部15g,薏苡仁24g,扁豆15g,茜草根12g,大小蓟各10g,沙氏鹿茸草(六月霜)30g,北沙参30g。

水煎服,每日1剂。(27)龟百壮骨冲剂(《湖南中医杂志1989;(4))治小儿鸡胸症:龟甲40g,百合40g,浙贝12g,龙骨20g,牡蛎20g,条参40g,淮山药40g,全瓜皮20g,桑皮20g,杏仁20g,天门冬20g,枳壳15g,鸡内金5g。

共研细末。7个月以上每次3g,1岁半以上每次5g,2岁半以上每次10g。

每天2次,15天为1疗程。(28)《安徽中草药》:“治热病后体虚,心烦,心慌,失眠、精神恍惚:百合、生地各15g,知母9g。煎服。”(29)复方百合叶片(《山东中草药验方选》)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百合叶2000g,红花120g,土元120g,滑石粉适量。

取百合叶400g粉碎成细粉,过80~100目筛,取细粉200g备用。余渣与余药加水煎煮2次,浓缩成膏状,加入备用细粉搅匀,过16~20目筛,制成颗粒,压片,制成1000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30)调心汤(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2))治心血管疾病: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0g,瓜萎30g牡蛎30g,麦冬10g,五味子15g,党参30g,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

上药加水煎取2次,浓缩至500ml。每日3次,每次80ml,空腹服,4~9周为1疗程。

(31)萎胃百合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8;(4))治疗萎缩性胃炎:百合30g,乌药9g,白芍15g,甘草5g,山药、黄芪各20g,红花15g,陈皮10g,黄连3g。

单方应用 ①《药补和食补》:“治肺结核咯血咳嗽,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鲜百合3个,洗净捣汁,以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②《药补和食补》:“治胃痛:百合30g,乌药9g。水煎服。”③百合煎(《经验广集》)治肺痈: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频食。拌蜜蒸更好。

④《千金方》:“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3g,日2服。”⑤百合膏(《山东中草药验方选》)治小腿溃疡:鲜百合100g,白糖50g。

将鲜百合洗净,加入白糖,捣成膏状。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将本品涂于纱布上敷患处,每日1次。

食疗 ①《药补和食补》:“治肺结核和热性病后期,失眠,心悸,精神不安:百合100g,白糖适量,水煎,食百合饮汁。”②《药补和食补》:“治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浮肿:百合100g,瘦肉(肉、猪肉、鸡肉均可)500g。共炖佐餐。”③百合白及猪肉汤(《千家妙方》)治肺脓疡热毒伤于血脉证:百合120g,白及60g。

瘦猪肉适量,以上前2味共研为末,取6g,与适量瘦猪肉末一起用水调至如糊,炖熟后服食之,每日1次。

④《药补和食补》:“治神经衰弱,寐差,久咳,口干:百合100g,蜂蜜20g。拌和,上笼蒸熟,睡前食之。”⑤《药补和食补》:“滋补,安神,益胃:百合、莲子、薏仁米适量,煮粥食之。”⑥《江西草药》:“治鼻衄:百合根、瘦猪肉各60g,水炖服。”⑦《福建药物志》:“治咳嗽音哑:鲜百合30~60g,蜂蜜15g。猪肺适量,水炖服。”

上一篇:百舌鸟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