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牙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077页(1850字)
【概况】:
异名 伤寒头(广西),兽犬药(贵州)。
基源 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牛尾草的全草。
原植物 牛尾草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Don;Isidon ternifolius(D.Don)Kudo,又名三叶扫把、马鹿尾(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茎高0.5~2m,有时达7m,密被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或3~4枚轮生,叶片狭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2~12cm,宽0.7~5cm,叶面具皱纹,背面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由聚伞花序组成的穗状圆锥花序极密集,顶生及腋生,在分枝及主茎端又组成顶生的复合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至极小;花萼钟形,长约2.3mm,萼齿5,三角形,等大,长约0.5mm;花冠白色至浅紫色,上唇有紫斑,冠筒基部浅囊状,冠檐二唇形,上唇4圆裂,上面反曲,下唇圆卵形,内凹;雄蕊4,与下唇近等长。
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8mm,宽约1mm,腹面具棱,无毛。花期9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至5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481页.图版9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900~30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
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鲜用。
贮藏 阴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2个二萜类化合物,一个为四环二萜,细叶香茶菜乙素(Ⅰ)(Ternifolin或6-Acetylsodoponin),另一个为细叶香茶菜甲素(Ⅱ)(Sodoponin)。
还分出豆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和β-谷甾醇[1,2]。叶中含6个二萜类化合物:牛尾草甲、乙、丙、丁素(Isodonoicacid(1)、Isodonal、Longikaurin A、Longikaurin E),Effusanin B和Effusanin E[3,4]。
其中牛尾草甲、乙、丙;丁素均有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的活性[3]。还含有齐墩果酸和硬脂酸(Stearic acid)[5]。
(1)
牛尾草茎中含有三个二萜化合物:Effusanin B、Effusanin E和Longikaurin A[4]。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4;15(3)∶102 [2]植物学报 1985;27(5)∶520 [3]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62 [4]中药通报 1983;8(6)∶28 [5]药学杂志(日) 1982;102(9)∶887
。【药性】:
性味 辛、微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辛,温。有小毒。
”②《广西中草药》:“微苦,温。”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辛,凉。”
功效 祛风散寒,化痰利湿。
主治 感冒,支气管炎,咳嗽,黄疸型肝炎,风湿肿痛,齿痛,急性胃炎,刀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伤。”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化痰止咳,消水肿。治伤寒,黄疸,咳嗽,鹤膝风,小儿疳积,风湿。”③《广西中草药》:“发散风寒,解毒消肿,止痛。”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青竹蛇咬伤、黄蜂螫伤:伤寒头全草30~60g,水煎冲黄酒服。另取鲜全草适量,水煎外洗,或用鲜叶适量,捣烂调酒,外搽伤口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