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128页(1546字)
【概况】:
异名 倒竹散、白根药、山竹花(《云南中草药》),白毛七、濠猪七、白龙须(《陕西中药名录》),竹根七(广西),竹叶七(甘肃)。
基源 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万寿竹的根状茎。
原植物 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Lour.)Merr.(D.pullum Salisb.;Fritillaria cantoniense Lour.;Uvularia chinensis Lour.),又名山竹花(广西),草竹叶(甘肃),迎风不动草(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结节状,横生。
根粗而长,肉质。
茎高50~150cm,上部有较多的叉状分枝。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叶背面脉上和边缘有乳头状突起;叶柄短。
伞形花序有花3~10朵,着生在与上部叶对生的短枝顶端;花紫色,花被片倒披针形,长1.5~2.5cm,宽4~5mm,基部有长2~3mm的距;花药长3~4mm,花丝长8~11mm;子房长约3mm,花柱连同柱头长为子房的3~4倍。浆果直径8~10mm,具2~5种子。
种子暗棕色,直径约5mm。
花期5~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47页,图版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3000m灌丛中或林下。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和泰国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苦、辛,凉。
①《云南中草药》:“苦,凉。” ②《江西草药》:“苦,辛,平。”
功效 清热解毒,舒筋活血。
主治 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
①《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③《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炖鸡、研末为散。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大血藤根,治风湿病。
②配万年青根,治毒蛇咬伤。
方选和验方 ①《江西草药》:“治风湿痛:山竹花根18g,红孩儿根15g,茜草根、大血藤根、虎刺根各10g,用白酒500g浸泡7天,每次服15~60g,早晚各1次。” ②《江西草药》:“治毒蛇咬伤,引起昏迷:山竹花根6g,研末,用万年青根10g,煎水冲服。”
单方应用 《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枪伤,疮疖,蜂窝组织炎:白根药(鲜)捣烂敷患处。”
食疗 ①《江西草药》:“治手足麻痹:山竹花根60g,鸡蛋1个。水炖,服汤食蛋。
” ②《云南中草药》:“治风湿关节痛,月经过多,肺结核:白根药10~15g,炖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