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冰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230页(6149字)

【概况】:

异名 固不婆律(《酉阳杂俎》),羯布罗香(《本草衍义》),脑(《别录》),瑞龙脑(《图经本草》),梅花脑、冰片脑(《纲目》)

基源 为龙脑香科羯布罗香属植物龙脑香的树脂的加工品。

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羯布罗香属全世界约9种,中国不产。

原植物 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ica Gaertn.f.(D.camphora Colebr.)

历史 冰片为常用中药。其原植物龙脑香产南洋群岛一带。

冰片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传入中国,始载于《唐本草》:“龙脑香及膏香出婆律国。树形似杉木。……子似豆蔻,皮有错甲,即杉脂也。”又载:“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图经本草》也载:“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其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错甲,香即木中脂也。膏即根下清液,谓之婆律膏。”冰片之名始也出于《纲目》:“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现在中国冰片药材大量来源于化学合成,因此《中国药典1985年版》只收载了化学合成的冰片条目。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5m;光滑无毛。树皮有下凹的裂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单叶互生,革质;叶片卵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光滑无毛,羽状脉明显。圆锥花序在枝上部腋生;花托肉质,微凹;花萼片5,宿存,渐增大;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狭长,边缘开裂,药隔延伸成尖尾状,花丝短;子房上位,3室。

坚果卵圆形,花托壳斗状,边缘有翅状宿存花萼;种子1~2枚。(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951页.1908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热带丛林中。

分布于南洋群岛一带。中国不产。

其它尚有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的叶提取的结晶,称艾片,亦作为冰片用,详见“艾片”条。

【生药】:

采集 龙脑冰片 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

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药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鉴别

性状 本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mm,厚约1mm,类白色至淡灰棕色,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熔化;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

理化 ①冰片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0.02g,于10ml容量瓶中,以适量乙酸乙酯溶解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苯-丙酮(96∶4)为展开剂,以龙脑,异龙脑为对照。展距15cm,用10%磷钼酸液显色,斑点呈深蓝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6-1) 2)取样品适量,加乙醇溶解,乙醇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后,用5%香草醛硫酸液显色,斑点呈紫红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6-2) 3)取样品适量,用乙醇提取,乙醇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己烷(3∶7)或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浓硫酸显色,斑点呈紫红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6-3)。

②冰片的热微量转移薄层色谱 将样品装入用铝箔卷成的细筒,加一粒含水分子筛,置加热管内,于220~225℃加热60~90秒,以氯仿-甲苯(75∶25)为展开剂,单向展开2次,用茴香醛试剂喷雾后,加热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26-4)。

贮藏 密封,置凉处保存。

。【化学】:

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

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1]。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

除龙脑外,尚含有葎草烯(Humulene)、β-榄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倍半萜。

迄今为止,自龙脑香树脂中已发现18种三萜类成分,其中五环三萜有10种,计有:古柯二醇(Erythrodiol)、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海德拉刚酸(Hedragonic acid)、山楂酸(Maslinic acid)、常春藤甙元(Hederagenin)、阿均醇酸(Ajunolic acid)、积雪草酸(Asiatic acid)、11-羟基积雪草酸(11-Hydroxy-asiatic acid)、11-氧化积雪草酸(11-Oxoasiatic acid)、阿尔非特醇酸(Alphitol acid),其中前8种是齐墩果烷型,其次3种是乌苏烷型,后1种是羽扇豆烷型。

另外5种是在达玛烷型四环三萜,计有:达玛烯二醇-Ⅱ(Dammarendiol-Ⅱ)、龙脑香醇酮(Dipterocarpo1)、龙脑香二醇酮(Dryobalanone)、龙脑香醇酮酸(Dryobalanonolic acid)、奥寇提罗醇Ⅱ(Ocotillol Ⅱ)[1,2]等三萜化合物。以上这些成分多少混入市售品冰片中。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51 [2]Phytochemistry 1972;11∶1771

。【药理】:

①抗菌作用 天然冰片组成成份龙脑、异龙脑及合成冰片在体外抗菌试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均具有抗菌作用。

为接触抑菌,在较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接触时间是越长,抗菌效果随之增强[1]。 ②抗生育作用 于小妊娠早、中、晚期分别给以1%冰片乳液(1/4~1/16 LD50量)ip1次,结果发现冰片对早期妊娠无明显引产作用,对中、晚期妊娠作用明显,可引起流产,终止妊娠[2]。 ③抗炎作用 5%异龙脑乳剂0.1ml涂耳,对小鼠巴豆油性耳廓肿胀有显着抑制作用;5%龙脑乳剂和5%异龙脑乳剂以3.5ml/kg ip均有显着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的作用[3]。 ④其他作用 应用鼠颈上神经节体外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冰片具有促进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作用[4]

此外冰片的主要成分龙脑与异龙脑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配成2mg/ml混悬液,以5mg/kg给SD大鼠ig能促进中药川芎主要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的吸收,提高其血药浓度[5]

毒性 1%冰片乳液对小鼠(♀)ipLD50为907mg/kg[2]

参考文献 [1]华西药学杂志 1989;4(1)∶20 [2]中成药研究 1986;(3)∶1 [3]华西药学杂志 1990;5(3)∶190 [4]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86;20(4)∶6 [5]中国药理学报 1990;11(1)∶42

。【药性】:

性味 辛、苦,凉。

①《唐本草》:“辛、苦,微寒。” ②《海药本草》:“苦、辛,微温。” ③张元素:“热”。 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 入心、肺经。 ①《纲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功效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主治 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 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④张元素:“治大肠脱。”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15~0.3g。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麝香,治神昏、痉厥等症。

②配黄柏,治火热内郁上攻所致的口腔糜烂、溃疡或口舌生疮、咽部焮肿疼痛。 ③配朱砂,治牙齿疼痛。 ④配核桃油,治化脓性中耳炎。 ⑤配南蓬砂末,频搐两鼻,治头目风热上攻。

⑥配天南星、乌梅,治中风、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症。 ⑦配胆、炉甘石,治目赤肿毒、畏光流泪。

⑧配犀角、黄、麝香,治热病邪入心营、昏迷惊厥等症。 ⑨配硼砂、朱砂,治咽喉肿毒,小儿鹅口疮,中耳炎,外耳道炎。

方选和验方 ①开关散(《圣济总录》)治急中风目暝牙噤,不能下药:冰片(研末)、天南星(生捣为细末)。上2味,各等份,重细研,以中指点散,揩齿20~30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 ②冰硼散(《医宗金鉴》)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1.5g,朱砂2g,硼砂、元明粉各15g。共研极细末,用吹药器或纸筒喷入患处,每日5~6次。

③冰梅丸(《医经会解》)治痰结咽喉,咯之不活,唾之不出:冰片(别研)0.9g,薄荷叶120g,孩儿茶60g,硼砂6g,乌梅肉120g,诃子10个,白砂糖250g。上为末,用白砂糖化开为丸,如芡实大,外用葛根为衣,含化甚妙。 ④十宝散(《种福堂公选良方》)治跌扑金刃损伤,青肿疼痛,破损出血,骨碎折断、昏迷不醒者:冰片、麝香各0.36g,朱砂、乳香(去油)各3.6g,红花、雄黄各12g,血竭4.8g,儿茶0.27g,当归尾30g,没药4.2g。

上为细末。已破者干掺;未破者醋调敷;昏迷者冲服。 ⑤回生丹(《重楼玉钥》)治咽喉肿痛:冰片0.18g,麝香0.12g,硼砂3g,牙硝0.9g。

上为细末,每次少许吹患处,用瓷瓶封固。 ⑥泉州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百日咳:冰片、朱砂各15g,硼砂、玄明粉各30g。

共研粉末,每瓶0.3g,1~3岁每次服1/4瓶;4~7岁,每次服半瓶;8岁以上每次服1瓶。日服2次。 ⑦黑灵丹(《海峰验方集》)治臁疮、流黄水发痒、发痛;咽喉红肿疼痛,口腔炎,牙龈溃破;虫类(蜂、蚊、壁虱、其他毒虫)叮咬皮肤,起疹块发痒发疼:冰片3g,硼砂、山慈姑、射干、北细辛、薄荷各9g,青黛、枯矾、明雄黄各15g。上药捣碎研细备用。

⑧《濒湖集简方》:“治风热喉痹:冰片1g,灯心3g,黄柏(烧存性)1.5g,白矾(煅过)2g。研末,每次0.3~0.6g吹于患处。” ⑨《御药院方》:“治头目风热上攻:冰片15g,南蓬砂末30g。频搐两鼻。

” ⑩《濒湖集简方》:“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

”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痱子:冰片、薄荷各3g,炉甘石粉15g,滑石粉30g。共研细末,擦患处。” ⑿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烫烧伤:冰片10g,银朱5g,香油100m1。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膏。

将创面消毒后涂抹,每日1次。” ⒀冰片芒硝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10))治外科感染:冰片1份,芒硝5份。

先在患部涂一层凡士林,再撒药粉并固定之。 ⒁冰麝散(中医药学报 1986;(1))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冰片2.5g,麝香0.5g,樟丹10g,龙骨15g,黄连10g,牡蛎10g。共研细末,吹入耳内。 ⒂冰黛散(湖北中医杂志 1989;(5))治小儿鹅口疮:冰片3g,青黛6g,朱砂、硼砂、乌贼骨各5g。

研细末吹撒于患处,每日4~5次。 ⒃冰硼散(中国中药杂志 1989;(9))治子宫颈糜烂:冰硼散,局部敷于患处,每日1次,6~7天为1疗程。

单方应用 ①《海上方》:“治酒渣鼻,赤疱注上面脸者:冰片,真酥调涂敷。” ②《濒湖集简方》:“治鼻中息肉垂下者:冰片点之。” ③《寿域神方》:“治头脑疼痛:冰片3g,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④《简便单方》:“治内外痔疮:冰片0.3~0.6g,葱汁化搽之。”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冰2g,凡士林3g。冰片研粉与凡士林共调成膏,涂于硬纸上,发病时贴膻中穴,固定后,外用热水袋热敷。

每日换药1次,7天为1疗程,休息3天,继续第2个疗程。对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且有咯血史者慎用。

。【医药家论述】:

①寇宗奭《本草衍义》:“龙脑,此物大通利关膈热塞,其清香为白药之先,大人小儿风涎闭壅,及暴得惊热,甚济用。然非常服之药,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于茶亦相宜,多则掩茶气味。” ②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龙脑属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达其暖而轻浮飞扬。《局方》喜其香而贵细,动辄与麝同用,为桂附之助,人身阳易于动,阴易于亏,幸思之。

”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龙脑香,其香为百药之冠。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热,李珣言温,元素言热是矣。气芳烈,味大辛。

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故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

耳聋者窍闭也,开窍则耳自聪;目赤肤翳者,火热甚也,辛温主散,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则目自明,赤痛肤翳自去,此从治之法也。

《别录》又主妇人难产者,取其善走,开通关窍之力耳。” ④黄钰《本经便读》:“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疾,诸中内闭等症,暂用以开闭搜邪,然辛香走窜之极,服之令人暴亡。唯外症点眼、吹喉等药用之,或借以散辛,或赖其香开耳。

上一篇: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