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羊屎条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269页(1353字)

【概况】:

异名 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羊屎柴(《纲目》),羊屎条(《分类草药性》),黑汉条、灰条(《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烟管荚蒾的根。

原植物 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 Hemsl.(V.bockii Graebn.;V.utile Hemsl.var. miinor Pamp.)

历史 羊屎条根收载于《纲目》,李时珍称之为羊屎柴,曰“羊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

根可毒。夏用苗叶,冬用根。”古今所用为同种植物。

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2m,枝细长,圆柱形,密被灰白色或带绣色星状短柔毛。

单叶对生,叶柄长0.5~2cm,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形,长4~12cm,宽1.5~4cm,先端钝,少有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短柔毛,叶脉5~10对,在下面隆起,基部的2对对生。顶生聚伞花序,常为5射出枝,花序直径4.5~9cm;花梗有星状毛;花小,白色,径约8mm;萼管短,5裂,宿存;花冠轮状,裂片5;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子房下位,1室,胚珠1,下垂。浆果状核果,卵圆形,略呈压扁状,乌黑色。种子1粒,压扁状。

花期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10页.图603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路旁、林边、荒山及灌丛中。分布于陕西、湖南、四川、贵州。

。【药性】:

性味 酸、涩,平。

①《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平。” ②《四川中药志》:“涩,微温。”

功效 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

主治 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①《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500g,生白酒2L,煮1L,空心随量饮。” ②《分类草药性》:“根:治痔疮,痒子。花:治羊毛疔,跌打损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收敛药,用治痢疾,妇女白带。” ④《四川中药志》:“根或叶: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肋胀满,跌损瘀结。”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煎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阳民间药草》:“治热痢:羊屎条30g,大木姜子7粒。煎水服。”

食疗 《贵阳民间药草》:“治痔疮脱肛:羊屎条根60g,炖大肠吃。”

上一篇:羊屎木 下一篇:羊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