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164页(239字)

水族捣米器具。

一般用较硬而直的树木,如柱子大小,锯去两头,长八九尺。后部的3尺处削成扁形,横装1根碓轴,轴轮两端搭在两边木叉或石架上;前部削成圆形,对石臼处凿方洞眼,安装舂木,下顶端打上铁圈。

石臼一旁,铺1块约尺余长宽的石板,碓房上悬挂1根套索。舂米时,把去掉杂草的干谷子倒进臼里,然后脚踩碓的后端,利用杠杆原理,一上一下,一直把谷壳脱碎成糠为止。停时,则放下套索,把碓前端升高套住,掏出米、糠。一次约能加工10公斤左右稻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