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359页(415字)

云南拉祜族传统乐器。

用竹子制成。与笛子相仿,但略短小,只有5个音孔,竖吹。关于哩嘎嘟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叫扎莫的孤儿,爹妈死后被抓去抵债。头人让扎莫上山看守谷子。

一天,他梦见爹娘复活,家里有了田地,盖了新房,自己娶了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醒来是一场梦,非常气闷,操起长刀,一阵猛砍。

力竭瘫倒在地,后腰被硌了一下,抽出一看,原来是根金灿溜滑的金竹。他在竹管上钻了个小圆孔,轻轻一吹,声音悠扬动听,心中的烦闷一扫而光。

他又在竹管上钻了两个小圆孔,便能吹出简单的调子。

再钻两个小圆孔,吹起来声音高低起伏,美妙极了。

扎莫天天用它来消愁解闷。美妙的笛声引来了林中的金鹿、百灵、画眉,也引来了放姑娘娜海。

他们相爱了。头人知道后将扎莫乱棍打死。娜海吞食“闹花”(一种有毒的植物)殉情,临终前将哩嘎嘟留给了好友娜戈。就这样流传到今天,成为拉祜族纪念祖先,表达心声,寻求爱侣的乐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