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690页(536字)

是一种以物易物的商品流通形式,无论在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还是在平叛改革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种形式一直存在,并在西藏农牧区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藏广大牧区水热条件差,不能发展种植业,牲畜、肉食、奶制品、皮、毛虽比较丰富,但粮食问题需靠外地解决。藏北牧区有不少天然盐湖,蕴藏量大,只要用畜力、人力驮运到农区,就可以直接交换农产品。

农区气候条件较好,多数农区每年生产的粮食除了自用外,还可节余一部分,但畜产品不能完全自给。

长期以来,为了调剂农牧区的余缺,互通有无,藏北牧区群众每年自发地在牧草返青后(约在6月),就赶着驮(阿里一带用驮)到盐湖驮盐,距盐湖近的牧民一年往往要驮两次,远的驮一次。

秋季(8月)赶着驮畜,驮上食盐和部分畜产品,一边游牧一边赶路到藏南、昌都一带农区交换粮食,部分驮畜也用于交换。他们经过一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农区时,农作物大都收割完毕,正是打场季节。

牧民利用驮畜为农民踩场,加快打场进度。打完场后,农民将多余的粮食换取牧民带来的食盐和畜产品,富裕农民多是一次换足一年内人畜所需的食盐,有的甚至一次换足两年用的食盐,牧民则换回一年中所需的粮食,然后再返回牧区。这就是西藏一年一度的盐粮交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