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育种
书籍:市场大辞典上册
更新时间:2018-11-15 23:12:0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上册》第438页(590字)
以选育能抗一至数种害虫为主要目标的作物育种工作。
它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作物品种的抗虫性机理因作物和害虫的种类而不同。有些抗虫性是由某些形态结构特征决定的,如茎叶有毛不利于某些害虫产卵和摄食,组织坚韧或茎秆实心不利于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玉米螟、麦锯蜂等为害。有些抗虫性的机制在寄主体内含有某些不利于害虫生存的物质,玉米中丁布含量与对玉米一化螟的抗性有关,花蕾中棉酚含量高的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幼虫可增加死亡率。作物抗虫性有寡基因抗性和多基因抗性之别。
前者是由一个或少数主效基因决定的,后者由多个微效基因决定的。进行抗虫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是寻找抗虫亲本。
一般抗源多存在于虫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因此可在本地材料中筛选抗源,也可从世界各地所保存的种质资源中筛选,还可到野生亲源植物中去寻找。掌握了抗源之后,可以通过杂交或远缘杂交,将抗虫特性转到综合性状良好的农艺亲本上去。
抗虫育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辅之以辐射引变。在杂交后代选择时,由于需要兼顾抗虫性、农艺性状和其它育种目标所要求的性状,特别是要求兼抗数种虫害,要适当加大后代群体数量,以利于提高选择效果。还要注意人工接种,以保证选择的有效性。对于抗性程度的考虑,既要重视高抗材料的选择,也不应忽视中度抗性材料,因为在综合治理中,中度抗虫材料配合施用杀虫剂,可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