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市场大辞典上册

保护贸易政策

书籍:市场大辞典上册 更新时间:2018-09-10 04:35:5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上册》第3页(671字)

自由贸易政策的对称。

又称贸易保护主义。指运用国家权力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防止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国家保护贸易早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存在,但作为一种政策,到15世纪和16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才开始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

那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本国民族经济有一定力量进入了市场,但未能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本国政府为了阻止外国商品进口,保护本国的工场手工业,扩大贸易顺差,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便通过保护关税政策和各种禁令来实行贸易保护。“对工场手工业经常采用种种的保护办法,在国内市场上实行保护关税,在殖民地市场上实行垄断,而且在国外市场上实行差别关税”(《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5-66页)。保护贸易政策实施的结果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小商品生产者破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随着产业革命完成和自由竞争加剧,保护贸易已不能适应工业资产阶级扩大国外工业品市场和进口廉价原料的需要,于是逐渐为自由贸易政策所代替,但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仍实行保护贸易。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垄断国内市场并以此对外进行扩张,在继续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的同时,又不断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各种财政优待和津贴,以鼓励出口,夺取国外市场,攫取高额利润,实行“超保护贸易”的政策。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保护本国的幼弱的民族工业,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采取保护性贸易措施,这与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保护贸易有本质的区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