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
书籍:市场大辞典下册
更新时间:2018-11-15 21:05:13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下册》第848页(434字)
戏曲剧种。
流行于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包括丝弦、襄阳、胡琴三种声腔。
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从省外传入而逐渐形成。丝弦渊源于较早的秦腔,早期即用梆子击节,伴奏乐器锯琴和秦腔初期的二股弦基本一样,因此,也称滇梆子。
唱法上保留了秦腔高亢、激昂、强烈的特点,受云南语言和民歌的影响,也发展了柔婉细腻的唱腔。《春秋配》、《梅降雪》、《花田错》、《梵王宫》称“四大丝弦本”。
襄阳腔一般认为来自汉剧的襄河派,音调流畅,旋律清快,如《荷珠配》、《牧虎关》、《十美图》等剧均属之。胡琴腔来自徽调。
《牛皋扯旨》、《五台会兄》等剧均属之。滇剧传统剧目丰富,解放后统计将近2000个剧目,其中已记录文字本者有900个。
伴奏乐器则随腔调不同而变,丝弦用锯琴为主,襄阳和胡琴以胡琴为主,三者也都偶用唢呐、笛子。此外还有楠胡、月琴、三弦及小鼓、堂鼓、大锣、大钵、小锣、咚字锣、碰铃、小镲、提手等。
整理剧目以《牛皋扯旨》、《闯宫》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