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书籍:市场大辞典下册
更新时间:2018-09-10 06:40:55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下册》第844页(300字)
戏曲剧种。
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在发展过程中曾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来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抗日战争后定名为“沪剧”。
传统剧目均以家庭生活和男女婚姻问题等题材为主,《大庵堂》、《阿必大回娘家》《借黄糠》等演出较多。也曾一度盛行以小说改编的《啼笑姻缘》等为剧目,被称为“西装旗袍戏”。
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擅长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编演的《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目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