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
书籍:市场大辞典下册
更新时间:2018-09-10 06:41:2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下册》第844页(479字)
旧称“绍兴乱弹”,也称“绍兴大班”,戏曲剧种。
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一带。形成于明末。剧目、音乐唱腔、伴奏形式和乐器,以及表演艺术等源流不一:有的来自“调腔”;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来自“秦腔”;有的来自“昆腔”。语言为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在吸收中原音韵过程中,改造了中原语系某些尖音字,而仍以纯团音的绍兴八声方言(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为主。
现所唱腔调有“三五七”和“二凡”等,并以“二凡”为主。“三五七”与京昆中的“吹腔”、婺剧中的“芦花”、川剧中的“安庆调”等,虽相近而仍有区别,“二凡”则均用散唱。以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锣鼓具有浙东吹打的特色,风格粗犷、朴实、庄重,基本上保持古老乱弹锣鼓点及音色的特点,有“绍班锣鼓”之称。表演艺术原有文班与武班之分,至今武功仍为绍剧特色之一。
保存了“丢龙头”、“旋包”、“九窜滩”、“手顶”、“甩桌”、“穿耳线”、“叠罗汉”、“飞钢叉”、“窜刀”等古老技艺。改编和创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等剧,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