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书籍: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更新时间:2018-11-16 11:42:4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第85页(1109字)

【生卒】:1249—1293

【介绍】:

字梦吉,原名骃,字梦骥,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

因慕诸葛亮“静以修身”一语,遂题所居为“静修”,人称静修先生。尝游郎山雷溪间,自号雷溪真隐,又号樵庵。幼年聪慧,六岁能,七岁能文。从国子司业砚弥坚学,同舍生皆不及。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之说,后习程朱之学,为理学名儒,与许衡齐名,清人全祖望称二人为“元北方两大儒”(见《宋元学案·静修学案》),但刘因并不全然拘守程朱门户,往往杂入陆学自求本心之说。其为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元史》本传),即使公卿相访,也多避而不见。

以授徒为业。至元十九年(1282),征拜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授学宫中,不一年,以母病辞归。至元二十八年召为集贤学士,又以疾固辞,被世祖称为不召之臣。至元三十年病逝家中,年四十五,后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他论文重经世致用,散文不趋古奥,多议论,即使为数不多的写景记游之作亦复如此。论诗主风骨、高古,提倡沉郁清刚之气。

对魏、晋古诗,唐代李白杜甫韩愈,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的诗歌都极为推崇,排斥晚唐诗风。刘因于元初北方诗人中成就杰出,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早年推崇李贺,以“呼我刘昌谷”自豪,又推许韩愈,其古体受韩、李影响,想像奇特,色泽浓烈,七律沉郁豪迈。晚年学陶渊明,有《和陶诗》七十馀首,风格淡雅。他虽生于亡金之后,诗中却有怀思亡金之作,如“相看不用吞声哭,试看宗周黍离离”(《陈氏庄》)之类。

元灭南宋,他又有悼念故宋之作。其咏史诗曾被称为“诗为斧钺”(见《南濠诗话》)。

他的诗极为明人李东阳称许,《麓堂诗话》说:“极元之选,惟刘静修、虞伯生二人。……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刘因曾自选《丁亥集》,有诗一百馀首,寄意深远,难以索解,乌冲、安熙都曾为之作注。其词受苏、辛及元好问影响,有豪放之气,又有冲夷恬淡之风,深得清末况周颐推重,把他比作宋代的苏轼,称其词“寓骚雅于冲夷,足秾郁于平淡”(见《蕙风词话》)。王鹏运也称赞“樵庵词朴厚深醇,中有真趣洋溢,是性情语,无道学气”(《蕙风词话》卷三引)。刘熙载《艺概》卷四则以苏轼评陶渊明诗语以评刘因词:“臞而实腴,质而实绮”。

刘词中〔人月圆〕二首又入《全元散曲》。有《静修先生文集》传世,现通行的是至顺年间刊行的二十二卷本(收入《四部丛刊》)和光绪年间刊行的二十卷本(收入《丛书集成》)。

生平事迹见苏天爵《刘文靖公遗事》、《静修先生刘公墓表》(《滋溪文稿》卷八)、《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元史》卷一七一、《元儒考略》卷二、《宋元学案》卷九一、《历代名儒传》、《新元史》卷一七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