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书籍: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更新时间:2018-11-16 11:50: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第124页(1963字)

【生卒】:1296—1370

【介绍】:

字廉夫,其父筑楼铁崖山中,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使维桢于楼上读书五年,因自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绍兴会稽(今属浙江)人。

泰定四年(1327)进士,任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后调任江浙行省四务提举,转建德路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赴,即逢兵乱,避于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占领平江后,召他,他往而不留。因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与文人墨客酒唱和,以声色自娱,生活放纵。

入明,太祖纂修礼乐书,召他至京,所纂叙例略定,即求还家,称“岂有八十老妇人,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耶”(《珊瑚木难》)。宋濂赠诗也有“白衣宣至白衣还”句。

抵家卒,年七十五。他是元末诗坛领袖,论诗主张写个人性情,区别于传统的“性情之正”(即温柔敦厚说),这实际上开了明代性灵说的先河。

他反对元初以来在宗唐风气中出现的模拟弊端,在《吴复诗序》中说:“后之人执笔呻吟,摹朱拟白以为诗,尚为有诗也哉?故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由于他和他的弟子及追随者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诗派,所以名声很大,有“铁崖派”之称。其诗则被称为铁崖体,钱谦益论这一诗体时说:“承学之徒,流传沿袭,槎牙钩棘,号为铁体,靡靡成风,久而未艾”(《列朝诗集》小传)。他论诗和创作都表现出排斥律诗而提倡古乐府的倾向,认为“诗至律,诗家之一厄也”,而对于他潜心写作的古乐府则十分自许,他的学生也以此宣扬他为“一代诗宗”。

杨的诗作以古乐府最为着名,张雨对他的古乐府作了很高评价,说:杨维桢纵横其间。上法汉、魏,而出入于少陵、二李(按:指李白、李贺)之间,故其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人之望而畏者,又时出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铁崖先生古乐府序》)。

他很少沿袭乐府古题,而是自制新题。

题材则好用历史故事,又以己意翻新,寄寓他的评价。同时也注意描写当时社会“世故”,反映民间疾苦。风格耽嗜瑰奇,沉沦绮藻。他受李贺影响较深,有时不免奇诡怪僻。

他最得意的一首古乐府是《鸿门会》,他的学生吴复说:“先生酒酣时,常自歌是诗。此诗本用贺体而气则过之。

”这种诗和李贺的诗歌一样,诗思跳跃,跨度很大,如《五湖游》,被吴复誉为“真天仙之语”。由于过于注重同时也刻意追求李贺的所谓“诗鬼”特点,所以他的诗中常以“漂髑髅”、“铸髑髅”之类来显示其特色。

清人钱谦益既肯定了他“古乐府其所自负,以为前无古人。证诸名曲,良非夸大”,又指出其诗“窈眇娟丽,希风长吉,未免刻画之诮”。他的《庐山瀑布谣》以神奇想像、大胆夸张,描写梦中的奇情幻景,其浪漫主义色彩又不亚于李白诗,在元诗中少见。

古乐府之外,杨的竹枝词、宫词和香奁诗也是有名的,竹枝词婉丽动人,语言清新通俗,具有民歌风味,极受明、清时代人的激赏,乃至认为他是刘禹锡后的第一人。

明胡应麟对他的“劝郎莫上南高峰”一首评价甚高,以为“其婉丽梦得靡加”。他有意用竹枝词的形式反映民生疾苦,以达到讽谕的目的,《铁崖乐府》自记说:“《海乡竹枝》,非敢以继风人之鼓吹,于以达亭民之疾苦也,观民风者或有取焉。”他的竹枝词在当时影响很大,他在《西湖竹枝歌序》中说:“好事者流布南北,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其香奁诗承唐韩偓之后,是他“耽好声色”的反映,瞿佑指出这种诗“皆言宴赏游乐之意,亦其平生性格所好也”。胡应麟评为“精工刻骨,古今绮辞之极”,因而也招来不少非议。此外,杨维桢还有不少咏史之作。他写过一些庸俗的作品,但攻击他为“文妖”,斥其创作为“淫辞怪语”(见元末王彝《王征士集·文妖》),则是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前人对杨氏的评论,以《四库总目》较为客观公允,该书“铁崖古乐府”条说:“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

维桢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根柢于青莲、昌谷,纵横排奡,自辟町哇,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魔趣。故文采照映一时,而弹射者亦复四起。

”杨维桢也作散曲,有套曲〔双调·夜行船·吊古〕、小令〔中吕·普天乐〕,前者见《新编南九宫词》,王伯良《曲律》亦以为铁崖作,而《词林逸响》载此套,注杨升庵作,但不见杨的《陶情乐府》。近人又发现杨所作小令二十八首(见《文献》1993年第1期)。杨所着诗文甚多,今传《东维子集》三十卷、《铁崖古乐府》十卷、《复古诗集》六卷、《丽则遗音》四卷、《铁崖赋稿》二卷。今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点校本《杨维桢诗集》。

生平事迹见宋廉《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宋文宪公全集》卷一〇)、《铁崖先生传》(《清江贝先生文集》卷二)、《两浙名贤录》卷四、《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宋元学案》卷五二、《杨维桢传》(《曝书亭集》卷六四)、《明史》卷二八五、《元史》卷二三八、《方志着录元明清曲家传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