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9:04: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2023页(1683字)

【集校】:

《文选》尤本: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文选》五臣本:同尤本。

《文选》六臣本: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万物,而能与世推移。校语:五臣本无“万”字。

洪兴祖: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校语:《史记》云“夫圣人者”。一本“物”上有“万”字。

朱熹:同洪本。“曰”下《史》有“夫”字。

“人”下《史》有“者”字。

“于”下《史》有“万”字。

黄省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戴震、汪梧凤:渔父曰:“圣人不疑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校语:疑,一作凝。

刘师培:《高士传》中引作“凝滞于万物”。《高士传》“而”作“故”。

闻一多:《史记》(作“夫圣人者”)有“夫”、“者”二字,语意较明,当从之。

姜亮夫:圣人不,《史记》作“夫圣人者不”。寅按:此史公録旧文,偶有增易也。“物”上六臣本有“万”字,引五臣本无之,洪、朱同引一本亦有“万”字,《高士传》引亦有“万”字,“而能与世推移”之“而”作“故”。

。【集释】:

王逸:隐士言也。

不困辱其身也。随俗方圆。

汪瑗:此渔父见屈子归咎于世人,而因讽其爲自取也。皆反上章屈子之言。

瑗按:渔父虽引圣人以进屈子,要其本意,盖欲屈子和光同尘、与世浮沉而已,非圣人应物无滞、处世行权之妙用也。夫渔父者,亦清修隐逸之士,又岂肯爲此哉?盖知屈子独行之志固结而不可解,特言此以宽之,诱其明哲以保身耳。

呜呼!渔父爱惜屈子之心,于是乎益切矣。凝滞,固执也。推移,圆转也。

王夫之:凝者,如冰之停,坚而不释。滞,如水之塞阻,而不通物事也。谓己所执持之志事也。

推,他回切。推移,随所处而可也。

林云铭:凝滞,窒碍也。

与世推移,屈伸变化,与时偕行也。

胡文英:圣,通明也。通明之人,不肯犯衆忌也。

陈本礼:推者,推彼而去之。移者,移此而就之也。

茂元:冻结不解叫做“凝”,停留不前叫做“滞”。“凝滞”,指主观意志的执着。“物”,谓客观事物。“不凝滞于物”,谓适应客观,即下句所説的“能与世推移”。

姜亮夫:凝滞于物,谓固停滞于事物。物者物色也,指一切现象言,即不囿于物之义。与世推移,推者前进,移者转还,《章句》以爲“随俗方圆”,义近之。此即《易》之“志在随人”之义,战代诸家皆极鄙此行,故原以此爲言。

见《礼记·王制》、《庄子·秋水》、《管子》诸书。

胡念贻:《淮南子·修务训》:“且夫精神滑淖纤微,倏忽变化,与物推移。”高诱注:“推移,犹转易也。”与世推移,即随着世俗变化转易。

蒋天枢:物,事也。不凝滞于物,不拘拘固守所执。世,犹言时。推,迁也。

与世推移,犹言与时变化。

王泗原:《説文》:“圣,通也。”圣人,通人。凝滞,黏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