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诗经百科辞典中卷》第799页(1107字)
【释义】:
(一)chǔ ①居处,居住。
《召南·殷其雷》三章:“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毛《传》:“何此,君子也。斯,此;违,去;遑,暇也。处,居也。
”郑《笺》:“何乎此君子,适居此,复去此,无敢或闲暇时。”《小雅·斯干》二章:“爰居爱处,爰笑爰语。”郑《笺》:“爰,于也。于是居,于是处,于是笑,于是语,言诸寝之中皆可安乐也。
”孔《疏》:“居、处义同。”《大雅·桑柔》四章:“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孔《疏》:“我从西而往于东,无所安定而居处。”②止,停止。
《大雅·凫鹥》三章:“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渚,水中的沙洲。
尸,古代祭祀时代替死人受祭者。毛《传》:“渚,沚也。处,止也。”朱熹《集传》:“渚,水中高地也。”孔《疏》:“凫鹥之鸟来在水中之渚,得其常处于此之时,成王祭其宗庙而明日燕尸,公尸之来燕也,其来似若止得其处。”《大雅·常武》二章:“不留不处,三事就绪。”郑《笺》:“绪,业也。”孔《疏》:“我兵之来也,不久留,不停处,直诛尔叛逆之君,为汝立三有事之臣,使就其事业。”③安,安乐。《召南·江有汜》二章:“不我与,其后也处。”朱熹《集传》:“与,犹以也。处,安也,得其所安也。”一说,处,止。
毛《传》:“处,止也。”《邶风·旄丘》二章:“何其处也,必有与也。”朱熹《集传》:“处,安处也。与,与国也。何其安处而不来,意必有与国相俟而俱来耳。”与国,盟国。《小雅·蓼萧》一章:“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郑《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则远国之君各得其所,是以称扬德美,使声誉常处天子。”朱熹《集传》:“誉,善声也。处,安乐也。苏氏曰: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
”陈奂《传疏》:“《尔雅》:‘豫,乐也。’‘豫,安也。’则誉处,安处也。”《小雅·裳裳者华》一章:“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毛《传》:“裳裳,犹堂堂也。”写,通“泻”。郑《笺》:“我心所忧既写,则是君臣相与声誉常处也。”朱熹《集传》:“处,安也。我觏之子,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
夫能使见者悦乐之如此,则其有誉处宜矣。”④相处。
《邶风·日月》一章:“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毛《传》:“逝,逮;古,故也。”郑《笺》:“不以故处,甚违其初时。”朱熹《集传》:“古处,或云以古道相处也。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二)chù⑤地方,方位。《邶风·简兮》一章:“日之方中,在前上处。”郑《笺》:“在前上处者,在前列上头也。”朱熹《集传》:“日之方中,在前上处,言当明显之处。”王先谦《集疏》:“《笺》:‘在前上处者,在前列上头也’,盖祭时乐舞在前,故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