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貌表现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02页(3219字)
大地构造单元又称地壳基本构造单元,它是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
以内力作用为主导的大型地貌,其形成与分布都与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相联系。从不同的大型地貌表现来揭示大地构造单元结构与构造及其运动之间的差异,为地震预报、找矿、工程建设服务,以及对岩石圈演化和外星体地质的认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直至今天,有关大型地貌与大地构造单元相互关系的研究,仍显得比较薄弱。当前,人们主要使用的是槽台学说和板块学说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法。
槽台学说对于陆地上以及大陆边缘部位的大型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提出了理论假说。地槽主要特征之一,是地槽褶皱之后表现为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延续达数十万米至数百万米线状山脉。
1857年赫尔(J.Hall)观测到阿巴拉契亚山脉是由于长条状海沟内积聚了比其它各处都厚得多的浅水沉积受到褶皱作用与断层作用而形成的,1873年丹纳(J.D.Dana)接受此意见,并把它创名为“地槽”(geosyncline)。他俩理解的地槽是形成于大陆边缘。叔舍特(C.Schuchert,1923)将此研究扩展到北美及其以外,包括大陆上的盆地。地台构造单元中地貌以相对和缓为其特征。休斯(C.E.Suess)于1885年把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来不再褶皱变动的平坦地形命名为“地台”(Platform)。1900年,奥格(E.Haug)将全球划为地槽和地台2种大地构造单元。
地台区地貌有大型的高原、平原、盆地,宽缓褶皱的山地。由于地台的发展与演化,地台会由相对稳定向相对活动转化,使得地台内部地形变得复杂化。
哈因(B.E.Xahh,1960)把这种活动性大的地台称活动地台,黄汲清(1960)称此为准地台,陈国达(1959)把这种活动区作为大陆地壳的第3种构造单元地洼。20世纪60年代之后,给予了槽台说新的概念,认识到现代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边缘海、岛弧、深海沟甚至洋盆和洋中脊都是正在发展中的地槽。
地槽并非简单地先被填满然后褶皱成山,褶皱也并非仅是地槽生命结束的唯一特征,地槽生命结束时的挤压是不足以造成所见到的褶皱内容(C.D.Ollier,1981)。米切尔和雷丁(A.H.Mitchell和H.C.Reading,1969)根据大陆边缘3种类型,把地槽划分为相应的4种类型:大西洋型地槽,在地貌上表现为大陆边缘外缘无海沟,大陆架上三角洲发育;安第斯型地槽,地貌上表现为沿海发育了一个巨大的山系,外侧有一深海沟;岛弧型地槽,地貌上表现为岛岸斜坡陡峻,没有广阔的大陆架(如马里亚纳岛弧);日本海型地槽,位于大陆和岛弧之间的边缘海盆地,在近陆一侧发育了大陆架和三角洲。1977年鲍洛特(G.Boillot)对地槽的不同构造单元与大陆边缘的不同部位进行了有益的对比工作,如把大陆架与冒地向斜进行对比,把陆坡与冒地背斜对比,把陆隆、洋盆与优地向斜进行对比。
许多褶皱山脉都形成于被称作地槽的巨厚沉积的海沟或盆地中,但很少有人阐述过没有这种海沟出现的众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和日本内带(T.Matsuda &S.Uyeda,1971),板块学说对此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板块学说认为,造山作用发生于板块的敛合边界。杜威和伯德(J.F.Deway &M.Bird,1970)把造山运动机制分为2种基本模式:一种为热力驱动的造山模式,即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另一板块之下俯冲,导致仰冲板块前缘形成岛弧或山脉,又进一步分为岛弧型造山带和科迪勒拉型造山带。T.松田和S.上田等(1971)把这两种造山称太平洋型造山。另一种是机械驱动的造山模式,又可分为2个大陆之间、大陆与岛弧之间或2岛弧之间碰撞形成褶皱山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既可裂开、漂移,又可碰撞、缝合到一块。因此造成了大洋也有开启和闭合的发展过程。威尔逊(J.T.Willson,1973)根据现今世界上大洋盆地的特点,提出了大洋发展的6个阶段,即胚胎期(东非裂谷)-幼年期(红海、亚丁湾)-成年期(大西洋)-老年期(太平洋)-结束期(地中海)-残迹(雅鲁藏布江)。于是,板块学说把造山带的发育阶段与构造旋回同地球上的大洋的发生与发展统一了起来。
米切尔(1981)给出模式,依次为大陆裂谷阶段,海底扩张阶段,洋壳俯冲阶段和最终的大陆碰撞阶段,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如果从广义的造山作用来看,依次经历了断块造山,洋中脊隆起和岩石圈挠曲导致的大陆边缘隆起造山(哈因,1982),俯冲造山以及最终的大陆碰撞造山。板块运动学说对施蒂勒(1940)建立的关于地槽从发生到造山转化为褶皱带的全过程这个构造旋回的思想赋予了全新的理解。
板块学说在海洋和板块边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自该学说建立起,就面临着从海洋向大陆,从板块边缘向板块内部研究转移的挑战。尽管板块内部构造相对稳定,总体为平坦广阔的地貌特征,但是自中、新生代以来,由于构造运动强度明显的加大(V.Beloussov等,1974),造成板块内部活动也十分强烈,尤其垂直运动比较显着(杨怀仁,1982,1987),表现为许多褶皱断块山脉。板块内部大型地貌,特别是对众多山脉的研究,无疑是认识板内构造的关键之一。对此中外一批学者(J.F.Deway,1969,1973;W.Hamilton,1969,1970;S.Yeats,1968;A.Gansser,1974;常承法,1973;肖常序,1978,1980;李春昱,1978等)先后对欧、美、亚洲一些有代表性的山脉作了研究。
青藏高原这一大型地貌作为现代板块碰撞产物,引起了中外大地构造学者的兴趣。中国学者们对青藏高原东西向诸山系形成的探讨(常承法等1973),对喜马拉雅山脉近期上升的探讨(赵希涛1975),对青藏高原隆起的研究(李吉均等1979)等,为大地构造地貌研究作出了贡献。
大地构造地貌分析与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相结合,确定板块边界条件和认识边界上如何进行的作用力,以及板块内部大型地貌研究和对古板块边缘确定的意义,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领域。
。【参考文献】:1 Jacobs J A,et al.Physics and geology.New York:McGran Hill,1974,2∶471~476
2 沈玉昌.地理学报,1980,15(1)∶3~4
3 Olliei C D.Tectonics and Landforms.New York:Longman Lnc.,1981,1~73,181~191
4 Scheidcgger A E.Principlcs of geodynamics,1982,3∶2~21,238~282
5 杨森楠,等.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1~18
6 刘肇昌.板块构造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6~202
7 李春昱,等.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1~33
8 Dale FRitter.地理译报,1991,2∶35~42
(安徽师范大学王心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