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貌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07页(3951字)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北深入亚洲腹地,西南与南亚次大陆接壤,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境内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巍峨的丛山峻岭,群山环抱的大型盆地,广袤的沙漠,宽阔的平原,奔流不息的江河,星罗棋布的湖泊,绵延万里的海岸及浩瀚的海洋。地貌作为自然地理环境中一项最基本的要素,各类地貌地域上的组合和垂向上的分异,不仅对气候、水文的变化和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水利、交通建设亦有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多方面的科学资料,并在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沙漠地貌、海岸和海底地貌、沼泽与湖泊、滑坡与泥石流、区域地貌与地貌制图、应用地貌和旅游地貌等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地貌的总轮廓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下降,构成3个巨大的阶梯:高级阶梯是青藏大高原,由极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组成,海拔平均达4000~5000m,其中,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m。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对气候起着屏障作用。青藏高原的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2级巨大的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
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一级阶梯,自北向南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构成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
中国现代地貌所反映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是长期以来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营力奠定了中国地貌的基本结构,外营力则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雕塑、再造。中国地貌的宏观格局,即大高原、大山脉、大平原等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与大地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
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对中国大地貌单元及其成因已有精辟的论述。以后,李四光从动力地质学的观点对亚洲构造体系进行了分析,他所提出的弧形构造在地貌上有非常明显的反映。
中国现代地貌的骨架形成于中生代末期燕山运动,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结果。如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的南北走向山脉为界,此线以东和以西在地貌上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东部山文方向以北东到北北东占优势,新构造绝对和相对升降运动一般比较微弱,地势的绝对和相对高度都不大,地貌组合以平原、海拔不高的高原、丘陵和中、低山为主。西部山文方向以北西到北西西占优势,新构造绝对和相对升降运动很强烈,故地势的绝对和相对高度都很大,地貌组合以大型盆地、海拔很高的大高原和极高山为主。
在上述地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外营力不断进行雕凿和修饰。然而,在中国地貌形成过程中,各种外营力在地域上的分异有差别。
中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气候有较大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地表径流不足,河网密度较小,但暴雨洪水的冲刷及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仍然十分强烈,风的蚀积作用也有一定影响。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增多,水文网发育良好,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更为活跃。中国东部平原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新石器遗址及西周城镇的分布可见当时华北平原河网纵横、湖沼密布。
嗣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烈进行,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加剧。据统计,1919~1960年黄河多年平均输沙16亿吨,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强烈堆积,决溢改道频繁,形成了北至海河、南抵淮河面积2.5×105km2的华北大平原。总的来说,属于湿润和半湿润的中国东部地区,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占据绝对优势,俗称为常态地貌。
河流地貌学的研究在中国开展得比较早,70年代以前主要偏重于河谷发育史、河流与地质构造关系方面的研究。沈玉昌的《长江上游河谷地貌》对长江的发育过程作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明确指出,长江三峡远在第三纪初就已经形成,是在夷平面上下切而成的。三峡两岸多级阶地的发现,证明从第四纪以来,三峡地区一直处于间歇上升过程中。
近年来,对青藏高原河谷地貌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得了系统的资料,填补了空白。
从70年代开始,河流地貌研究重点逐渐由河谷地貌过渡到河床地貌,并着重于研究现代河床过程和河型,研究方法上则由原来单纯的地质地貌学方法转变为地理学方法与水力学方法、数理方法、系统论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进展。尤其对长江中、下游,黄河和渭河下游的河床形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同河型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及相互转化的条件,建立了某些定量指标。对河口、三角洲的研究也是河流地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对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研究比较系统、深入,并建立了有关的各种河口发育模式。
在河流地貌的研究中,河流地貌的实验研究及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对河道上下游演变的影响,模型试验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遥感方法及计算模拟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使研究工作更为深入。
中国西北、华北的北部及东北的西部,地处内陆温暖干燥区,降水少、风力大,蒸发强烈,植被稀疏,在广大的内陆盆地和内陆高原上,拥有大面积的风成地貌。解放后,随着国家治理沙漠工作的开展,风成地貌的研究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配合铁路沿线的防风固沙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1954年,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沙坡头设立了中卫铁路防沙工作站,进行了气象要素和沙丘移动的观测,并进行了固沙造林和沙障固沙的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对沙漠地貌进行了大量野外考察,区分出中国12种主要的沙丘形态类型,还采用定位或半定位方法研究风蚀与风积地貌,特别是关于沙丘的移动方向、移动方式及移动速度方面的研究,获得成果。此外,沙漠研究所还利用风洞进行风沙移动的模拟试验,并应用高速动态摄影,研究沙粒运动规律,取得效果。
中国西部的高山、高原地区,外营力作用以冰川和冰缘作用占优势。
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横断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等高山地区,冰川规模巨大、类型众多。
从50年代起,结合西部地区的综合考察和登山运动,对小唐古拉山、玉龙山和贡嘎山等山地的冰川进行了调查研究。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系统考察了祁连山现代冰川的分布、类型与储水量,搜集了大量关于冰川运动、构造与历史发展的资料,为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60年代以来,冰川的研究有很大发展,陆续查明了中国西部现代冰川的分布大势,尤其对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等高山冰川和冰川地貌的考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这些地区冰川的发育、条件、数量、分布、冰的运动、冰层温度、热量平衡等都有详细研究。对冰塔林及其他冰面地貌,以及对某些冰川及其槽谷的演变过程进行的深入探讨,不但在地区上填补了冰川地貌研究的空白,在理论上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冰缘地貌为寒冷气候环境的产物,它与多年冻土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除了青藏高原以外,中国东北地区也有大量冰缘地貌现象。
随着冻土研究的迅速发展,对冰缘地貌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已经根据这方面大量资料,划分了中国冰缘地貌的类型和区域。
在中国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内外营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无论哪一种地貌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来表现,一些岩性特殊的地面物质,在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下,也会产生特殊的地貌现象。中国碳酸盐类岩石面积有1.3×106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4%,所以岩溶十分发育,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地貌,而且还发育有特殊的土壤和植被,对中国区域自然景观的分异有重要影响。
南方许多构造盆地里堆积的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经过构造抬升及以后的流水侵蚀,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红层地貌。
广泛分布于北方的第四纪黄土,不仅造成了广阔的黄土高原,而且许多沟谷、坡地上的现代侵蚀过程相当活跃,发育了非常典型的黄土侵蚀地貌。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达16000km,沿海海底有广阔的大陆架、狭窄的大陆坡及广袤的深海平原。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及大陆架石油资源的开采,海岸和海底地貌的研究也取得可喜的成就。
总之,中国地貌气势恢宏、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它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发展多种经济的有利条件,又给农业生产及水利、交通等经济建设提出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重视解决。
。【参考文献】: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3
2 沈玉昌.地理学报,1980,35(1)∶1~18
3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18
4 左大康.地理学研究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92~98
5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地貌及第四纪研究进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8~20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陈志清副研究员撰;叶青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