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源类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11-16 23:31:36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930页(3894字)

又称微古植物、抗酸微古植物,是分类位置不明的海相微体浮游化石,由一个有机壳体并包围一个中央空腔,形体多样;它可以是单细胞个体,也可以是结合于或藻类生命不同发展阶段。

1963年埃维特(W.R.Evitt)和唐尼(C.Dowine)等将属沟鞭藻存在于地层中分类位置不明的有机壳体统称疑源类。1974~1981年威坎德尔(R.Wicander)等称为有机壳体浮游微古植物或浮游植物群,1974年威坎德尔(R.Wicander)将可能属于绿藻门的藻类从疑源类划分出来,其余为分类位置不明的藻类群,按照国际植物学命名规定,群之下分为亚群,亚群之下为形态属。疑源类分析研究方法与孢子花粉相同,故属于古孢粉学范畴。

疑源类从前寒武纪至现代的海洋中均有出现,最丰富是晚前寒武纪至志留纪,泥盆纪也较丰富,分异度最佳是奥陶纪,特别是早奥陶世。据统计,共有300个左右的疑源类属,90.0%的属都出现在前泥盆纪。疑源类自石炭统以后,在类型,分异度及出现频率上都急剧减少,它在地层上的重要性也随泥盆纪而结束。

在晚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具简单刺的小个体占优势,有时非常丰富,但在地层上延续时间长,在侏罗纪以上地层就不经常出现了。具有两个同心圆壳体的类型在晚白垩世又重新短暂出现,但未能进入第三纪,最后的长圆形类型的疑源类也在此层出现,但第三纪和第四纪疑源类报道很少。

至今已知最早期的微体化石出现是靠近南非巴伯东属于Swaziland系榕树林统燧石中,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大约有30化年的历史,普遍认为是最早的沉积岩。在这些化石中,也有包括有固定微体生物化石,其中一种是细菌化石,1966年巴洪(E.S.Barghoon)等描述并命名为Eobacterium isolatum及椭圆形的其它藻类化石,1965年泰勒(S.A.Tyler)等和薜夫(J.W.Schopf)详细报道了加拿大安大略的冈弗林铁组属于前寒武纪微体疑源类化石,并命名为休论孢。

寒武纪早期出现大量的具刺类型疑源类是该化石从元古界至古生界演化史中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期生物变化不是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寒武纪末和奥陶纪初,棘刺亚群和双型亚群的大量出现,致使疑源类分异度高,处于高度繁荣时期。

1965~1973年丁(F.Martin)、1970~1979年克拉默(Cramer)等,1959~1976年齐莫菲耶夫(B.V.Timofeev)和1965~1977年活弗尔多娃等先后研究了西欧,北非和原苏联早古生代疑源类,并建立了早古生代疑源类序列。1974年活弗尔多娃划出欧洲两个疑源类地理区,一个是波罗的海疑源类区,另一个是地中海疑源类区,并深入探讨疑源类与沉积相的关系。1977年普拉福尔德(G.Playford)和1974~1986年威坎德尔(R.Wicander)等对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泥盆纪疑源类研究对泥盆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有重要作用。

斯托克曼(F.Stockmans)等曾系统研究比利时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疑源类。1982年雅各布森(S.R.Jacobson)对美国犹他州二叠纪和1970年萨尔吉特(A.S.Sarjeant)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中发现疑源类,这一发现对二叠纪和早三叠纪地层划分和沉积相的研究有十分重要意义。

疑源类研究在中国有很大发展,邢裕盛等(1974)对河北蓟景前寒式纪地层中发现丰富的疑源类,是中国最早关于前寒武纪疑源类的系统研究。

该作者对云南、辽东、安徽和长江三峡地区晚前寒武纪和早寒武世疑源系统研究,对前寒武系和寒武纪界线及疑源类序列的建立有重要作用。1988年马丁(F.Martin)等在吉林浑江地区早奥陶世地层发现丰富的,分异度高的疑源类。1986~1988年高联达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发现丰富的疑源类,特别是早石炭世早期疑源类属种多,分异度高,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早石炭世保存最好,分异度高疑源类的最佳地区。

疑源类形态多样,1963年唐尼等将疑源类作为群(Incertae Sedis),其下为亚群(Subgroup),其名称包括描述主要形态特征的词干和有一个标准的词尾-Omorphitae,根据其形态特征,1963年唐尼等将疑源类分为8个亚群:(1)棘刺亚群(Subgroup Acanthomorphitae),指具球形到椭圆形的壳体和辐射状似刺的突起物的疑源类。(2)多角形亚群(Subgroup Polygonomorphitae)系指具有一个多角形或亚多角形的壳体,自角部伸出4~6枚中空的刺。(3)网膜形亚群(Subgroup Herkomorphitae),指壳体外缘有薄的隔片或网纹,此网纹可能为隆脊(Dictyotidium)或突起(如Cymatiogalea)具有简单或分叉的峰脊。

(4)球形亚群(Subgroup Sphaeromorphitae),该亚群从简单的球形到椭圆形的壳体,具单层壁。(5)棱形亚群(Subgroup Netromorphitae),指壳体呈伸长的梭形壳体。(6)翼形亚群(Subg7oup Pteromorphitae),指球形的壳体外缘具薄的赤道膜。(7)棱形亚群(Subgroup Prisnatomorphitae),指壳体多面体形,具有角或加厚的边缘,具有向外展开的顶点似刺的突起或似烟囱的突起。

(8)双型亚群(Subgroup Diacromorphitae)指形状圆形到椭圆或哑铃形的壳体,两端具粗糙,颗粒或刺状纹饰。

此外还可划分出双圆形亚群(Subgroup Disphaeromorphitae)、双刺圆形亚群(Subgroup Dinetromorphitae)和扁平球形亚群(Subgroup Platymorphitae)等。

全世界还有许多地区尚未进行疑源类研究,还有大量的属种未被发现,因此这一工作仍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生物起源、真核生物起源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总之疑源类在地层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和沉积相方面研究刚刚起步,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甚多。

。【参考文献】:

1 Dowine C,et al. Dinoflagellates, Hystrichospheres and the classificationof the Acritarchs. Stanford Unvi Publ Geol Sci. 1963,7(8):l~16

2 Timoffev B V. Ancient Flora of the Baltic Region and Its 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Tudy, VNIGTI (Leningrad) , 1959, 129:1~136

3 邢裕盛,等.燕辽地区震旦纪微古植物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1973,第1期1~31

4 Eisenack A,et al. Katalogy der fossilen Dinoflagellaten, Hy-strichospharenrn und verwadten Mikrofosslien. 1973, 3, Acritarchs,part, 1. Stuttgart:E,Schweizerbart'sche 1104P

5 Playford G. Lower and Middle Devonian Acritarchs of the Moore River Basin, Cntario Geol Surv GCanada Bull. , 1977,279:1~87

6 Cramer FH. Lower Palaeozoic Acritarchs. Palinologia,1979,1:17~160

7 Gao Lianda. Late Devonian and Early Carboniferous Acritarohs from Nyalam County, Xizang ( Tibet), China. Rev Palaeobot Polynol. 1986,47:17 - 30

8 高联达.西藏聂拉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疑源类(Acritarchs).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西藏古生物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384~423

9 高联达.云南武定下奥陶统红石崖组疑源类.地质论评,1991,37(5)∶445~45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联达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