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进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20页(3188字)
心律失常是见于多种心脏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心脏冲动和传导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脏节律及频率失常,且常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及其基础疾病的表现。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而且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整体效应,标本兼治,更适应疾病变化的真实情况。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范畴。早在《内经》就有关于本病及脉象表现的记载,认为本病可因惊、虚、瘀而作,其脉象为“参伍不调”或“乍疏乍数”。张仲景首先提出“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等各种治疗心悸的方法。
朱丹溪认为本病病因当“责之虚与痰”。王清任则认为瘀血内阻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近代有人根据脉象变化将心律失常分成快速型心悸,如呈现数脉、疾脉、极脉、脱脉、浮气脉等;缓慢型心悸,如呈现缓脉、迟脉、损脉、败脉、夺精脉等;节律不整型心悸,如见涩脉、促脉、结脉、代脉、或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等。治疗心律失常,虚证以补虚为主,补益气血、或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常用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养心安神;实证当祛邪为主,常用化痰涤饮、活血化瘀等治法,配合用朱砂、磁石、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等重镇安神。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宋跃成认为心律失常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本虚,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生脉散、补心汤;阳虚者用温肾复脉汤(仙灵脾、补骨脂、当归、熟附子、桂枝、麦冬、黄芪、炙草)、人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桂附八味丸、附子注射液;气虚者用养心汤;气阴两虚者用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注射液;阴阳两虚者用金匮肾气丸或参附汤加味。治疗标实,痰浊者用加味温胆汤、栝楼薤白半夏汤;血瘀者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味、桃红四物汤、丹参注射液;气滞者用四逆散加味;寒凝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或栝楼薤白桂枝汤;火邪者用清心汤(生地、麦冬、黄连、栀子、苦参、莲子心)。
魏氏将心律失常按心率快慢分为快速型的和慢速型的。前者辨证多属心气不足、血脉瘀阻、瘀久化热型,治用生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丹皮、赤芍、香、佛手、香附。
后者辨证属心脾气虚、湿阻心脉者,治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羌活、独活、泽泻、陈皮、防风、升麻、葛根、柴胡、川芎;属阳气虚衰、阴寒凝滞者,用党参、生芪、当归、白芍、桂枝、肉桂、干姜、附片、鹿角、川芎等。
近年来,根据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结果,采用辨病方法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发展。
朱锡祺主张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辨病治疗。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律失常,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百合、丹参、生龙牡、磁石为基础方;冠心病心律失常者,七分益气,三分活血,用党参、黄芪、丹参、益母草、麦冬为主;风心病心律失常者,以通为主,常用桂枝、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丹参、红花、黄芪;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者,其基本方为生地、桂枝、麦冬、甘草、丹参、黄芪、大青叶、苦参、茶树根,急性发作期去桂枝、黄芪,加蒲公英、地丁草等。
王金荣以黄连生脉饮为基础方治疗早搏、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胸闷、憋气者加栝楼皮、郁金,血瘀者加赤芍、丹参,头晕、高血压者加天麻、枸杞,早搏频发者加苦参。治疗本病还有抗早搏汤(常山、姜半夏、苦参、炙草)、整律合剂(党参、丹参、苦参、柏子仁、常山、炙甘草)、整律汤(丹参、阿胶、栝楼、桂枝、枣仁、茯苓、煅龙牡、炙黄芪、蛤蟆干、薤白、炙甘草)、脂泻通(补骨脂、泽泻、木通)等。
治疗房颤,王金荣用除颤汤(丹参、苦参、五味子、柏子仁、三七、川芎);崔氏用转律汤(红参、丹参、苦参、酸枣仁、琥珀、车前子)合并小剂量奎尼丁,转律成功率高且可减免奎尼丁的毒副作用。
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阳虚,尤以心肾阳虚突出,临床采用附子Ⅰ号注射液、健心片(党参、附子、桂枝、川芎、干姜、炙甘草)、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单一温补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其基本病机为阳虚兼有气虚、阴虚、血瘀、痰浊等而采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或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另外,临床还采用护心丹(麝香、人参、三七、蟾酥)、心宝(洋金花、附子、官桂、人参、田七、麝香、鹿茸等)、山莨菪碱、活心丹等辨病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以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资料表明,党参、桂枝、附片、炙甘草、麦冬、丹参、麻黄、五味子、当归、黄芪、细辛、川芎、仙灵脾、干姜等药物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药,其中尤以人参的增率作用最为显着。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张氏用通滞汤(石菖蒲、丹参、降香、栝楼、郁金、血竭粉、麝香粉、沉香粉)、参花三香汤(丹参、红花、云木香、檀香、降香);邓氏用升率汤(麻黄、附子、细辛、丹参、郁金、红参、当归、麦冬),其它如鹿茸注射液、通阳复脉汤、补骨脂片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用途径,近年来国内对抗心律失常中药的药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根据药理作用的机理,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类:苦参、缬草、当归、水菖蒲、山豆根、甘松、田七、延胡索、地龙、卫茅等,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2)兴奋β受体类: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蜀椒、丁香等,能对抗缓慢性心律失常。(3)抑制Na+、K+-ATP酶类:福寿草、万年青、罗布麻、夹竹桃、铃兰、蟾酥等。大多具有洋地黄样作用,可对抗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
(4)阻滞β受体类:佛手甾醇甙、淫羊藿、葛根等,能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及降血压、缓解心绞痛。(5)主要阻滞钙通道类:粉防己碱、小檗胺等,可能有阻断组胺受体及扩张冠状动脉,拮抗喹巴因及氯化钙诱发的心律失常。(6)主要延长动作电位过程类:黄杨碱D、延胡索碱Ⅰ、黄连素、木防己碱,通过延长动作电位过程,抑制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或消除折返而具抗心律失常作用。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肯定的疗效,而且是从整体调控入手,通过多种作用途径,治疗心律失常及与其同时存在的心功能减退或心肌缺血等病理变化,具有西药所无法替代的双向调节作用。
在未来研究中要继续发掘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时整体调治、双向调节的优势,进一步筛选针对性强、疗效高的抗心律失常的方药;还必须进一步严格临床科研设计,深入开展抗心律失常中药的心脏电生理学研究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周密观察,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改造,以增效、减毒;研制服用方便、作用快捷的新剂型,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1 张伯臾,等.中医杂志,1985,7:9
2 黄春林.广东医学,1985,9:33
3 韩明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376
4 王金荣.中医杂志,1988,29(12):37
5 魏执真.天津中医,1989,1:16
6 宋跃成,等.河南中医,1989,5:49
(安徽中医学院韩明向、李泽庚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