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子转移反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290页(3304字)
20世纪40年代是有机化学中单电子转移反应研究的活跃时期。
Lewis首次报道了光化学单电子转移氧化反应,Weiss制备了第1个芳香烃自由基正离子盐。1945年Kenner用单电子转移机理解释了芳香烃的硝化反应。
1956年Marcus提出了处理单电子转移过程的Marcus方程,并且在无机化学中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由于50年代双电子中心的有机反应理论(即离子型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单电子转移反应在有机化学中曾一度被忽略。
在无机化学中,把单电子转移反应分为外层原封不动和内层电子转移两种机理,外层机理的过渡态中,两金属离子内配位层原封不动,即没有金属配体之间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而在内层机理过渡态中有一桥配体把两金属离子联结起来,并为电子转移提供系列连续交盖的轨道,这种桥配体可以是原子或基团(如Cl、OH、OH2、N3等)。
有人建议在有机化学中分别用非键(nonbonding)和成键(bonding)的术语表示外层和内层电子转移机理。
60年代,Kornblum和Russell分别研究了脂肪族的单电子转移引发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1970年,Bunnett在系统地研究了芳香族的亲核取代反应后,结合Kornblum和Russell的研究成果,把这类反应概括为SRN1(Substitution,Radical,Nucleophilic,Unimolecular)机理。SRN1机理的提出,丰富了有机化学的内容,发展了有机合成的方法。
SRN1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3个步骤。底物RX通过电子转移生成相应的自由基负离子RX-(1),中X-作为离去基团脱掉,生成R·自由基(2)。
R·与亲核试剂Nu-偶合,RNu-失去电子或把电子转移给底物(5)。从而构成循环。
(1)
(2)
(3)
(4)
或/和 (5)
反应(1)是链引发步骤,(2)-(5)为链增长步骤。链终止反应通常通过自由基的重结合或反应系统中的自由基清除剂,如自旋捕获剂,O2氢原子给体等。
SRN1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选择性高等优点。一些用经典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用SRN1反应可以实现。
2-硝基异丙基负离子对对-硝苯基氯代异丙烷的取代反应,由于空间位阻太大,按经典方法不能反应,但在SRN1反应条件下,该反应能顺利实现,而且收率高。这是因为自由基和自由基负离子中间体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因而克服了空间位阻的不利因素。
这类反应在合成化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1980年Eberson和Josson发现了阳极引发的取代反应。(6)
与SRN1机理不同,这个反应涉及自由基正离子中间体。底物被阳极氧化为相应的自由基正离子,乙酰氧基负离子亲核进攻,F-离去,形成对乙酰氧基苯甲醚自由基正离子。
产物自由基正离子再与底物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10)
Bauld研究了由电子转移引发的涉及自由基正离子中间体的协同反应机理。环已二烯的环加成反应,需要在200℃高温下反应2h,才能得到收率为30%的产物。
而在三(对-溴苯基)胺自由基正离子(Ar3N+)存在下,通过电子转移引发该反应,只需0℃,5分钟便可达到70%收率,且选择性高。
在[4+1]的环加成反应中,亲双烯试剂(Dienophile,DP)首先失去电子形成DP+,然后与双烯(D)发生环加成,反应机理为:
DP→DP+· (12)
DP++D→(Adduct)+· (13)
(Adduct)+·+DP→(Adduct)+DP+ (14)
电子转移不仅引发环加成,而且还引发开环反应。
Kochi系统地提出了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芳香烃硝化反应,首先硝化试剂(NO2Y)作为电子受体,与芳香烃(ArH,电子给体)形成电子给体一受体络合物(EDA Complex)。EDA络合物经电荷转移生成自由基离子对(Ⅰ),Ⅰ再生成硝化产物。
(15)
(16)
〔ArH+,NO2Y-〕→〔ArH+·,NO2〕Y- (17)
(Ⅰ)
Ⅰ→ArNO2+HY (18)
用时间分辨的吸收光谱可以测定EDA络合物和电荷转移生成的自由基离子。
Pross提出单电子迁移(Single Electron Shift)理论,认为单电子迁移是有机反应中的一个基本过程。根据这个概念,许多有机反应,均可用这一理论解释。如SN2反应,亲核试剂Nu-与底物RX作用。
实际上是Nu-迁移一个电子到离去基团X上,即由Ⅱ转化为Ⅲ。
近年来生命过程中的单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日益活跃。已经认识到在光合作用,呼吸等过程中存在单电子转移反应。
80年代单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是物理有机化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目前,在单电子转移与双电子转移反应的边界反应中,何种情况下发生单电子转移,何种情况下发生双电子转移的问题,电子转移的距离问题,远程电子转移机理,分子的构象与电子转移性质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Kornblum N. Angew. Chem Int Ed Engl,1975,14:734-745
2 Bunnell J F. Ace Chem Res,1978,11:413-420
3 Pross A. Ace Chem Res,1985,18:212-219
4 Eberson L.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7
5 Russell A G. Advances i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ed by Bethell.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7,23:271 -322
6 Kochi J K. Angew. Chem Int Ed Engl,1988,27:1227-1266
7 Russell A G. Ace Chem Res, 1989,22,1 - 8
(兰州大学刘有成院士、郭庆祥副研究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