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洞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13:10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464页(2761字)

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可看成是黑洞的时间反演。

白洞被用来解释宇宙中存在的一些高能天体现象,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在宇宙中存在白洞。对白洞的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可以判断白洞在宇宙中是否确实存在,并对引力系统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和CPT不变性等基本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线索。

白洞的边界是过去(事件)视界。

过去视界是向外的单向膜,任何物质只能从白洞内部穿出过去视界向外运动,而不能从外部落入白洞。白洞的视界位置,与具有相同参量(质量、角动量、电荷)的黑洞相同。例如不带电的球形白洞也由史瓦西度规描述,其半径也是史瓦西半径。

白洞与黑洞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边界是过去视界,后者的边界是未来视界;且白洞内每一层球面都是向外的单向膜,而黑洞内每一层球面都是向内的单向膜。白洞外部的引力场与黑洞相同。白洞是-个强引力源,可把周围物质吸引到白洞视界外形成物质层。远处观测者观测白洞发光的谱移要受二重因素的影响:白洞外喷的物质向观测者运动,多普勒效应使外喷物质发光的波长变小,产生蓝移;白洞发出的光线由引力场较强的位置向引力场较弱的方向传播,产生引力红移。远处观测者测得的净效应将依赖于白洞爆发的动力学细节。

白洞奇点附近高密物质的起源,是白洞在宇宙中是否存在的关键问题。

1964年洛维科夫(I.D.Novikov)、1965年尼曼(Y.Ne’eman)等人认为由于宇宙大爆炸的不均匀性,部分宇宙奇点可能残留下来成为延迟核。延迟核的晚期爆发形成现在可能观测到的白洞,并可用来解释类星体等高能天体现象。霍伊耳(F.Hoyle)认为数量级为1014恒星质量的超大白洞爆发后可能形成巨星系或超巨星系云。1983年,纳里卡(J.Narlikar)猜测塞佛特星系的星系核可能存在白洞,银河系中的某些瞬变X射线源和γ射线爆则可能与恒星量级的白洞有关。

1976年,霍金(S.W.Hawking)讨论了黑洞的量子效应,指出黑洞存在量子辐射效应。宇宙早期形成的微黑洞,晚期以极高的温度向外辐射,将与白洞不可区分。

但霍金的这种假设并未得到天文观测的支持。1971年,热尔多维奇(Y.B.Zeldovich)等提出耳世界的概念。

根据爱因斯坦场方程克尔或克尔-纽曼解的最大解析流形时空图,从一个宇宙中的黑洞落入的物质会从另一个宇宙中的白洞喷发出来。在另一个宇宙中坍缩形成的黑洞可能在我们的宇宙中作为白洞出现。

1989年托费缅科(A.P.Trofimenko)讨论了这种解析延拓流形中的白洞并认为类星体、活动星系核、喷流、星系间的X射线、宇宙空洞和重化学元素的形成都可能与这种白洞的遗迹有关。1991年,托费缅科讨论了来自超新星1987A的引力辐射爆和γ射线爆的源是白洞的可能性。

1974年,厄德利(D.M.Eardley)通过对经典广义相对论的计算,指出白洞存在随指数增长的不稳定性,是极不稳定的天体。白洞周围的物质会迅速被白洞引力场吸引而在白洞表面形成兰层,兰层的出现导致在白洞的过去视界外面出现一未来视界,使白洞在小于2×10-3(M/M)s的时间内变为黑洞。1974年热尔多维奇等人考虑了白洞奇点附近粒子产生的量子效应,指出白洞会在t<rg/c的时间内完全爆发掉。

1980年,瓦尔德(R.Wald)等讨论了白洞时空中的粒子产生,在量子水平上支持了厄德利关于白洞不稳定性的结论。

1989年,托费缅科指出延拓时空流形中的白洞仍可能是稳定的。

白洞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原则性的理论困难。1979年,彭罗斯(R.Penrose)指出,白洞的奇点是裸奇点,白洞系统的初始柯西面会“碰上”或非常接近奇点,使我们丧失预言未来的能力,破坏因果性原理;白洞可能是一个反热力学的客体,白洞的演化会导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破坏。1980年,瓦尔德论证了量子引力不可能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和CPT不变性,理论必然要引入一个“时间箭头”;黑洞可能存在,但白洞不可能存在。

1987年,桂元星指出黑洞量子辐射的时间反演是白洞的量子吸收效应;在经典广义相对论和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框架中,一定条件下白洞可能遵从广义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为白洞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白洞在宇宙中是否确实存在最后要由天文观测的结果来判断,而白洞的天象特征依赖于具体的理论模型。与天文观测密切联系的理论研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判决性的白洞观测特征有待提出。

在目前能源机制已知的天体中,黑洞的产能率最高。白洞也是一个强引力源,其外部会存在与黑洞类似的吸积现象。

白洞内部高速喷发的物质与外部物质的猛烈碰撞,会释放出巨大能量。与同质量的黑洞相比,白洞应具有高得多的产能率。如天文观测发现存在这种超高产能率的天体,白洞将是对这种天体的适当解释。

。【参考文献】:

1 Ne'eman Y,et al. Astrophys J, ] 967,1 50:755

2 Zeldovich Y,et al. Sov Phys JETP,1974 ,39:933

3 Eardley D M. Phys Rev Lett,1974,33:442

4 Hawking S W. Phys Rev D, 1976,13:191

5 Penrose R W,et al. CNIVERSITY ONBRIDGE. 1979. 581~638

6 Wald R W,et al. Phys Rev,D 1980.21 ;2~36

7 Narlikar J V. New Scientist, 1983.97: 516

8 桂元星.天体物理学报,1987,7∶177

9 Trofimenko A P.Space Sci,1989,159∶301

10 Trofimenko A P,et al.Space Sci,1991.178∶217

(大连理工大学桂元星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