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分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478页(4346字)
广泛存在于各种天体环境中的分子,包括无机分子、有机分子及离子分子和自由基。
星际分子的大量发现是近30多年来电磁辐射观测特别是射电和红外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为宇宙现象的研究开辟了分子天文这一崭新的领域。
星际分子最初由光学发现,这就是1937年杜哈姆(T.Jr.Dunham)等用威尔逊山天文台刚刚问世的折轴摄谱仪测到的CH和CH+,以及1940年由梦凯勒(A.Mckeller)预言和亚当斯(W.S.Adams)测到的CN。此后即是20世纪60年代射电波段的大量发现,其中首先是羟基。
1948年什克洛夫斯基(I.S.Shklovskii)预言了OH、CH等分子转动谱的A双重分量间跃迁产生的谱线在星际空间的存在,并在1955年得到汤斯(C.H.Townes)计算的支持。1959年埃伦施泰因(G.Ehrenstein)等在实验室相当精确地测定了OH基态两条主线的频率各为1665.46±0.10MHz,和1667.34±0.03MHz,并在1963年10月由温雷泊(S.Weinreb)等用密尔斯顿(Millstone)坡的84ft抛物面天线和自相关辐射仪,在CasA测到。1964年巴尔顿(J.G.Bolton)等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在地面尚无实验测定的情况下,测到了OH基态的两条子线:1720.56MHz和1612.20MHz。1965年韦弗(H.Weaver)等使用哈特克里(Hat Creek)85ft天线及可调参量放大器及噪声温度为130K的接收系统,在W3的H Ⅱ区测到了OH的Maser1665MHz谱线,这就是人类测到的第一个天体脉泽。
以上所述分子均属于基,真正的分子在星际空间首次探测到的是NH3。
这是1968年邱格(A.C.Ceung)等用哈特克里24ft望远镜测到的。
次年斯奈德(L.E.Snyder)等测到了另一个分子H2CO的跃过的超精细结构谱线(4829.66MHz),所用的是格林班克(Green Bank)的140ft天线。在这一年,邱格等还用发现NH3分子的哈特克里24ft望远镜,在Orion和W49中,测到了水分子的1.35cm谱线。
这些分子具有不同的位形和结构:它们与OH脉泽,均为研究分子区域的重要工具。
从这时候开始,人们不只是搜寻分子,而且运用分子及其辐射,对星际介质及天体运动进行研究。特别是1970年,彭泽亚斯(A.A.Penzias)和威尔逊(R.W.Wilson)用基特峰天文台的36ft望远镜,在115GHz的频率上发现了CO分子。
由于C.N.O和S等重原子中任何两种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基态转动谱均落在50~150GHz频段,COJ=1-0谱线的测到预示星际分子发现进入高峰,CS、SO、NS、HCN及HCO+等等,相继在70年代初测到,由于CO等分子的丰度和共存的同位素,由于毫米波对星际尘埃和气体的穿透能力,对天体过程及其研究有重要作用,分子天体物理学的核心部分——毫米波分子天文学应运而生。
70年代更多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及高灵敏度接收设备投入使用,使星际分子探测更加广泛进行。
无选择性的大频率范围的巡天先后完成多次。例如约翰逊(L.E.B.Johansson)等1984年发表的对Orion和IRC+10216的72~91GHz的搜寻;萨顿(E.C.Suttor)等1985年发表的对Orion所作的215~247GHz搜寻,卡明斯(S.E.Cummis)等1986年对SgrB2的70~150GHz的搜寻,以及布莱克(G.A.Blake)等同期对Orion247~263GHz的搜寻及海部等1987年对TMC1的22~24Hz和36~50GHz的搜寻等。
每次这样的巡测,均获得几百条谱线,当时证认率在90%以上。均有新分子辐射、新分子甚至分子序列发现。未获证认的,即U一谱线,至今还有,人们或以更高的灵敏度探测,或以量子结构的实验和计算,并结合宇宙中丰度和化学过程来进一步识别它们。
除了在银河系的不同区域,在星系中也发现了星际分子1971年维拉切夫(K.Weliachev)在旋涡星系NGC253和不规则星系M82中测到了OH,其他具有较强辐射的银河系分子如CO、H2、CH、CS、HN3、HCO+HCN等也均已测到。并且观测到了河外OH、H2O、H2CO及CH超脉泽源。
在此期间,红外、光学和紫外探测技术也有极大发展,测到了多种非射电波段的分子辐射。
例如CH4至1978年由浩尔(D.N.B.Hall)等用富利叶变换谱仪及梅亚尔(Mayall)4M折轴系统,在3.3um上从IRC+10216中测到。在同一源区,贝茨(A.L.Betz)1981年用基特峰1.5m太阳望远镜在28THz上测得C2H4;戈德哈勃(D.M.Goldhaber)等1984年用莫纳克亚天文台的3m红外望远镜在27.5THz上测到SiH4。
C2S2由黎德韦(S.T.Ridgway)等1976年在IRC+10216中测到后,1989年由莱思(J.H.Lacy)等在星际云CL2591、W3IRS5和OMC-IRC2中发现。光学上又发现了C2等分子。
1977年赛韦格(B.D.Savage)等还用哥白尼紫外望远镜对H2进行了巡天,来直接获取发射区域的气体密度分布。
截止于1992年1月,已发现的星际分子列于表中。
“*”表示相应分子还只在拱星包层中测到;“?”表示相应分子的证认还未确定。由表可见,即使不包括暂时认定的7种分子,已发现分子也达95种,这确实是惊人的。
这些分子几何形状、对称性均不同,原子数最多达13。
它们中有常见分子,也有极不稳定的分子。
按化学性质分类大致如表所列。各类分子所占比例约为:无机分子33%,自由基20%,离子分子10%,有机分子37%。
发现区域包括银心、巨分子云、冷暗云、弥散云及拱星包层与河外星系。说明在从前星系到流失质量包层这样极其不同的天体环境中,均有分子存在。有些分子在地球上还末找到,甚至在实验室也难以制成,有的分子还未定出合适名称。这类分子即非地球分子或奇异分子,它们还往往是天文学的意外发现。
例如1970年泊尔(D.Buhl)等在巡测HCN分子时意外地测的U89.190GHz线,1974年湍楠(B.E.Turner)发现的U93.174GHz线,均是几年后实验测定分别为HCO+和N2H+的转动谱的。
与这些分子共存的,还有各种同位素分子,其发现总数仅略少于主元素分子,每种分子。一般均有多种跃迁发现,如今测到的谱线已有几千条,它们或为吸收,或为发射,连同两千多个星际及恒星脉泽源的辐射,构成了庞大的谱线体系,广泛应用于天文研究。
分子谱线的丰富特征,带来了它们存在环境的各种讯息,使人类对宇宙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原子谱线和连续辐射所不能及的境地,同时揭示了分子在天体过程中的特有作用,深化了对天体演变过程的认识。
由于搜寻频段及天区的覆盖,新分子或其辐射探测就更困难,这是70年代星际分子发现高潮后出现的耽心。星际分子1969年及其以前发现7种,1970~1980年这11年中发现46种,而1981~1991年新发现的比前一个11年有增无减,这确实是谁也不能不感到意外的。
星际分子探测及其研究的每一步深入,都对应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地面和空间设备在不断改善,亚毫米波段的观测将使探测区域由冷而密转向热而密;空间致冷红外望远镜的建造和使用将强化10~600μm的窗口作用;光学、紫外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使分子吸收线成为厚层分子区域的重要探针,在这些革新促进和深化人们对于介质、恒星和星系的理介的同时,事实还会再提醒人们:星际分子的发现常常是超出期望的。
表1 已发现的星际分子
。【参考文献】:1 AdamsWS. Ap. J.,1941,93:11 ~ 23
2 Weinreb S.Barrett Alt, Meeks M L. Nature, 1963,200:829 ~831
3 Cheung A C,Rank D M,et al. Physics Rev. Letters, 1968,21:1701~1705
4 Wilson R W. Ap. J. (Letters),1970,116:L43~L44
5 Turner BE.Zuckerman B,et al.Ap.J. (Letters) ,1975,198: L125~L128
6 Andrew B H. Interstellar Molecules,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0,87
7 Kaifu N,Suzuki H,et al. Ap. JA. (Letters),1987,317:L111 ~L114
8 Li S,Moncrieff D,et al. Chem. phys. Letters,1988,151:403 ~408
9 Van Dishoeck, Blake, et al. Protostars and planets Ⅲ , Tucson:Univ. Jariz. Press, 1991.
10 A Table of Interstellar Molecules, Koln Univ. Gornergrat olos. Press,1992
(北京大学吴月芳副教授、邢骏副教授撰;罗先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