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珥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15:12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496页(3618字)

是突出在日面边缘之外的炽热的发光物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它同其他太阳活动现象(如太阳黑子、谱斑、耀斑和日冕活动等)互相关联,并都受太阳磁场支配。因此,研究日珥的物理状态、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必然有助于探讨太阳活动区的物质结构、运动规律和磁场结构。当然,对进一步研究太阳活动规律及太阳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中国早在远古的商代(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上就记载有“三焰食日大星”(意指3条火焰吃掉太阳,大星出现);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也曾注意到日全食时,日面边缘有像“群鸟或白”的东西,这些都是日食时对日珥形态的描述。到公元前1世纪,京房更明确地提出了日珥的概念“日以甲乙有四珥而蚀……”,在日全食时看到好几个日珥。

由于日珥的光度很弱,一般情况下淹没在日晕中,在太阳分光仪等近代仪器发明之前,即使在日全食时也只能看到它的形态。到19世纪中叶,照相术、分光术等应用到天文观察测中来,产生一门新学科——天体物理学,同时把太阳的观测和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860年7月18日,日全食时第1次拍摄了日珥的照片。

1868年8月18日,法国詹逊(L.Janssen)和英国洛克耶尔(J.N.Lockyer)在印度观测日全食时,拍到日珥的光谱,确定日珥的主要成分是氢。

同时,他们还发现在日珥光谱中有条波长为5876×10-10m的黄色发射线。

但当时在地球上从未见过这条谱线,便认为它是太阳上的物质发出的,并命名这种物质为“氦”(Helium),此字源于希腊语Helios(太阳),意即太阳元素。到1895年,英国雷姆塞(H.W.Ramsey)在矿物中分离出氦,证实在地球上也有氦。

氦的发现对原子核物理、恒星(首先是太阳)的能源理论和天体演化模型有重要意义。

1889年美国海耳(G.E.Hale)提出太阳单色光照相仪原理,1892年成功地拍到太阳单色像,第1次在非日食时看到日珥。1933年法国李奥(B.F.Lyot)发明了干涉偏振滤光器,并于1950年应用于太阳单色光照相观测,同时得到整个日面的单色像。

此后,色球望远镜、太阳多波段光谱仪等观测仪器日趋完善,人们从此摆脱了日食的限制,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对日珥的物态、运动、分类及模型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光电和光电成像(特别是Reticon和CCD等新器件)等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射电天文、空间技术的发展,不但把对日珥的观测扩展到射电和紫外、X射线波段,而且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为日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资料和计算工具。从此对日珥的观测和研究进入了高精度、高效率、全波段的新时代。

光谱分析是研究日珥物理状态、化学成分和结构模型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经典方法,即由谱线轮廓半宽或对数轮廓来求一系列物理参数,那时只能得到日珥的平均参数。近10年来中国有些人对数据处理方法作了不少改进。诸如二次对数轮廓方法,最小二乘法,完全线性化方法等。并采用计算机处理,提高了精度,加快了收敛,为大量处理日珥光谱资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在求爆发日珥的电子密度及其它物理参数时,还提出一种方法,即对巴耳末线系的谱线致宽因素,除考虑多普勒致宽和斯塔克致宽外,又加入等离子体湍动致宽的影响,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方法的改进,日珥大气模型的计算方法开始发展起来,人们不仅能够用非局部热动平衡(N-LTE)理论计算不同物理条件下的日珥大气模型,还可以得到同观测轮廓符合得很好的日珥半经验模型。配合高分辨率的观测,可以细致地研究日珥物理参数的二维分布、谱线加宽机制、日珥的能源函数、辐射损失及能量来源等基本问题。

1975年6月21日美国发射的第8号“轨道太阳观测站”第1次突破地球大气的限制,拍到了日珥的远紫外光谱——氢的莱曼线系的前两条谱线Lyα和Lyβ,这是日珥光谱的观测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

经过许多人的努力,现在对日珥物理条件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日珥的主要成分是氢,另外有氦及钙、镁、铁、钛等许多金属。日珥由上升到日冕的色球物质凝聚而成,然后向光球回落。

此外,近年来的高分辨率观测发现,日珥由大量细长纤维组成,各处的物理状态(温度、压力、电子密度和速度等)很不均匀。在1990年国际天文学会第117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迄今为止日珥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1)不同类型的日珥,其物理参数大不一样,平均来说,宁静日珥的电子温度约6500K,湍动速度约6km/s,电子密度约1010.8个/cm3等等。

而活动日珥的电子温度为7000~20000K,湍动速度为20km/s,电子密度约1011~1012.8个/cm3。(2)宁静日珥的物理参数随空间变化。从日珥的中心到边缘,电子温度从4300~8500K,湍动速度从3~8km/s到10~20km/s,电子密度由1011-11.3~109.7个/cm3。这些从中心到边缘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边缘受日冕高温的影响。

由此,日珥和日冕的分界面成为近年来天文工作者关注的区域。

磁场对日珥的形成、维持、运动和演化有重要意义。对太阳磁场的测量,最初是海耳在1908年利用光谱线的塞曼效应对黑子进行的。

自1953年巴布科克(H.D.Babcock)研制成太阳光电磁象仪以后,随着各种类型的太阳磁象仪的研制成功,逐步开展了对太阳磁场(包括局部活动区及普遍磁场、整体磁场)的全面测量。

对日珥磁场的测量表明,宁静日珥或暗条(日珥在日面的投影)基本上位于太阳局部磁场的中性线上,暗条走向的曲折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局部磁场结构的复杂性。宁静日珥的磁场强度约0.001T,磁力线基本上与太阳表面平行。

而活动日珥的磁场强度大致为0.002~0.0015T,最大可达0.02T,其磁场结构比较复杂。各种各样的磁场结构和日珥凝聚物质的来源,形成了形状、大小和寿命各异的日珥。

日珥的形成和演化是当今日珥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理论认为,日珥出现在日冕磁力线顶端的凹陷处。与磁场冻结在一起的色球物质沿磁力线向上运动,有一部分留在这样的“磁坑”中,而后,承载日珥的磁力线由于引缩效应而出现再联结,使日珥与下面的磁力线断开,色球物质不再输入,于是日珥便独立地悬浮在日冕中。这就是宁静日珥成因的“KippenhahnSchlüter”模型(1957年提出)和“Kuperus-Raadu”模型(1974年提出)。

至于爆发日珥,则认为是由于磁力线受到某种扰动(如耀斑波的扰动)后上浮,把日珥物质弹射出去而形成的。由于磁力线再联结区域很小,目前还无法直接观测到,所以这些理论还有待观测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叶式辉.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265~267

2 张其洲,等.天文学报,1986,27(1):30~37

3 叶式辉.百科知识,1987,7:58~60

4 Zhang Q Z,et al.Solar Physics,1987,114:245~252

5 方成,等.中国科学,1988,A辑(4):413~420

6 Jensen E. Proceedings of the NO. 117 Colloquium of the I. A. U,1989.129~149

7 Priest E R. Proceedings of the NO 117 Colloquium of the I A U,1989,150~189

8 Hirayama T. Proceedings of the NO 117 Colloquium of the I A U,1989,187~205

9 胡菊,等.天体物理学报.1990,10(2):163~172

(南京大学胡菊副研究员撰;王振一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