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矿床系列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23:23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637页(1651字)

属于矿床系列的一个分支,系指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

当着重强调它们的时间联系时则可称为矿床氏族;当着重强调它们的空间联系时则可称为矿床组合。研究斑岩矿床系列,对于揭示与浅成-超浅成花岗质岩浆有关矿床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机制、制定找矿评价准则和预测隐伏矿床等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斑岩矿床系列提出之前,许多学者已对矿床系列作过较深入的探讨。1926年翁文灏根据华南区域矿产的时空分布特点首次提出成矿系列(metallogenic series)的概念。

20世纪30~40年代,艾孟斯和贝特曼强调以侵入体为中心,由内而外形成Sn、W、Bi、Mo、Cu、Pb、Zn、Sb、Hg等矿床组合。1979年和1982年程裕淇等先后初论和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他们将矿床(矿石)与岩石作类比,根据3大成岩作用对应划分3大矿床的成矿系列组合,进一步详细建立了27个矿床成矿系列和有关亚系列。

1986年芮宗瑶等首次建立中国斑岩矿床系列。他们将斑岩矿床作为与浅成-超浅成花岗质岩浆有关的矿床组合,其中包括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锡矿、斑岩钨矿、斑岩金矿、斑岩铅锌矿和斑岩铀矿等。

由此可见,斑岩矿床系列的提出,使斑岩矿床类型不再局限于铜钼两个矿种,大大拓宽了斑岩矿床的研究领域。

1991年张洪涛等进一步讨论了斑岩矿床系列的地质背景,首先将斑岩矿床划分为离散型板块边界矿床系列和聚敛型板块边界矿床系列。前者产出的地质背景有:大陆克拉通、地幔隆起带、大陆活化伸展带和裂谷带等;后者产出的地质背景有:岛弧带、安第斯型岩浆带、弧后扩张带、弧后陆缘带和聚敛后陆相火山活动带等。

现今,斑岩矿床系列研究的热点为:(1)源岩(镁铁质的、长英质的和过渡性的)对于形成斑岩矿床的预富集作用及对于矿床系列的影响;(2)斑岩矿床系列产出的地质背景对比性研究;(3)超大型斑岩矿床形成机制;(4)浅成-超浅成侵位体制对于斑岩矿床的形成意义。

。【参考文献】:

1 Wong W H. Position of arsenic minerals in the metallogenic series.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26, 5 (1) :61 ~ 63

2 Emmons W H. Gold deposits of the world,New York, 1938

3 Bateman A M. Economic mineral deposits. ,1943

4 程裕淇.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79,1(1)∶32~57

5 程裕淇,等.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3,(6)∶1~64

6 芮宗瑶,等.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6,89~100

7 Rui yongyao,et al.A discussion on the seriies of the porphyry deposits of China.Bulletin of CAGS,1988,109~121

8 张洪涛,等.地质学报,1991,3∶250~262

(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芮宗瑶研究员、张洪涛副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