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30:47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55页(3542字)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古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石器时代中国劳动人民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黄土高原由于深厚的黄土和强烈的侵蚀作用而闻名于世。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地区之一,对其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

黄土高原的研究大致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早在2500多年前,《尚书·禹贡》篇中,有关雍州地理概况的记载,最早提出“黄土高原”这一区域的基本内容。“厥土惟黄壤”、“浊河”(先秦时期称黄河为“浊河”)、“石水而六斗泥”等都形容了黄河多沙和黄土高原强烈侵蚀的特点。

800多年前(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它山。……今成,臬(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然此土彼石耳。

”这是中国较早生动描述黄土地貌的论述。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末,黄土高原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许多中外学者来此调查研究。如外国有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fen,1868~1872)、奥勃鲁契夫(В.А.Обpучeв,1892~1894),安特生(F.G.Andersson,1922)、德日进(P.Teilhard de Chardin,1930)、巴尔博(G.B.Barbour,1935)和美国W.C.罗德名(1922~1927,1942~1943)等;中国有杨钟健、李庆逵、溶之等。这些研究中如奥勃鲁契夫的黄土风成观点,德日进和杨钟健的黄土分层和黄河河道发育等研究,对认识黄土现代侵蚀的历史演变有重要意义。

1942年在甘肃天水(由傅焕光等筹建)和陕西西安荆峪沟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为研究黄土区侵蚀规律积累了资料。

1949年以后,开创了黄土高原研究的新纪元。曾于1951~1954年,1955~1958年等多次组织中外学者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调查和考察,开展了一系列定位观测试验,成立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颁布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并于1979~1980年对黄土高原的生产建设方针问题组织了一系列的讨论,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1987年9月,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等5个单位,在山西河曲县联合召开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和开发问题讨论会”。综合治理问题列入了中国“七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刘东生等着《中国的黄土堆积》(1965),《黄土与环境》(1985),西北大学地理系黄土高原地理研究室编《黄土高原地理研究》(1987),陈永宗等着《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1988),郭书田等《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开发》(1988),张宗祜等着《中国黄土》(1989),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1991)。

1.黄土高原的界线问题。《尚书.禹贡》中提出的“黄土高原”(雍州)主要包括陕、甘、宁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

1955年中国地形区划草案中划出黄土高原的范围是: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其面积约60多万km2,现有人口约6000多万。

作为地貌单元的黄土高原其范围是:西起日月山、鸟鞘岭,东至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南以秦岭、伏山北麓为界,北至长城(马乃喜,1987)。作为自然地理单元的黄土高原因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与自然区划中的黄土高原,其范围不完全相同。马乃喜建议用地貌单元的黄土高原的范围作为一般所说的黄土高原的范围。

2.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根据黄土的分布、厚度、黄土层等特性分析,一般认为黄土是风成所致。

刘东生等(1965)认为黄土是在与“间雨期”相应的间冰期的堆积物。

自25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堆积了厚约100~200m的黄土-古土壤系列,成为全球最厚最完整的黄土地层。

黄土高原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厚层黄土的堆积过程。1985年刘东生等用14C、热释光、古地磁、氨基酸、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微形态学以及生物化石生态分析等方法,在多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研究了黄土的组织及生物遗存等地质事件。

从黄土环境系统出发,重建了距今240万年以来不同尺度的气候变迁序列,讨论了风成黄土堆积的全过程及其与现代粉尘、水土保持、工程地质、农业土壤及地方性疾病等的关系。陈发等(1991)研究兰州九州台剖面认为,150万年以来兰州黄土磁化率曲线和古土壤层序与公认的标准气候变化曲线和分段相吻合,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点。

孙建中等(1991)根据孢粉资料分析,论证了近1万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气候和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

黄土高原内部有山脉、丘陵和断陷盆地,除了一些比较高耸的石质山岭以外,基本上由深厚分布连续的黄土所覆盖。主要地貌类型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沟壑、黄土喀斯特(黄土桥、黄土柱、黄土陷穴、黄土碟)等。黄土具有孔隙大、垂直节理发育、下渗性强、旁渗性弱、抗冲性低、湿陷性明显、腐殖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团粒结构少、质地粉砂、结构疏松、吸水性高(44%~48%)、持水性低(20%左右)、富含Ca质等特点。

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具有春旱严重;夏雨集中,暴雨猛烈;秋雨分布不匀;冬雪稀少;年季变率大等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650(东南部)~350mm(西北部),7~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70%。

黄土高原在公元前7000~1000年时自然环境优越,植被茂密。但近千年来,由于掠夺性和破坏性开发,致使原始植被破坏殆尽,目前除少数地方尚残存有少量森林或梢林外,广大地区均很少有植被。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侵蚀模数高达3720t/km2,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高原面上沟壑纵横,尤如一把利剑肢解和分割着黄土高原。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面坡度、降雨强度和雨型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加强了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使水土流失更为加剧。

防止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区分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塬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等不同类型,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农业技术、工程和生物等措施,调整用地结构,强化林草体系的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改革治理开发工程的运行机制,正确评价治理开发的综合效益。使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有较快的发展。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综合治理是一个重大课题,今后研究的热点包括: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防治;治理效益分析;模拟研究和定点观测;小流域治理;应用系统理论,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Smith D D,et al.Advances in Agronomy,1958,14

2 刘东生,等着.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03~400

3 西北大学地理系黄土高原地理研究室编.黄土高原地理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108

4 陈永宗,等着.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183

5 郭书田,等主编.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开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247

6 张宗祜,等着.中国黄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 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8 朱显谟,等.中国水土保持,1992,2∶4~10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吴莉淳、周秉根副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