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脂细胞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82页(3378字)
又称肝脂细胞,伊东细胞或星状细胞。
为肝脏非实质细胞中的一种,是肝脏胶原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在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876年枯否氏(Kupffer’s)利用氯化金浸渗法在肝小叶内首次发现FSCs,当时称星状细胞。此后对FSCs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FSCs 的认识阶段) 1876年枯否氏发现FSCs位于肝窦周围,附着在肝窦毛细血管和肝实质细胞上,细胞突触伸入狄氏间隙,将肝细胞与内皮细胞分离开,这些发现得到其他学者的证实。1878年Platan发现该细胞浆内含有脂滴。
1890年狄斯又对位于肝窦周围的星状细胞做了相同的描述。这一阶段人们已认识到这种形态细胞的存在。
第2阶段(澄清对FSCs认识的混乱) 1898年在第12届国际解剖学术会议上,枯否氏否定了他早期的观点,认为星状细胞是一种具有吞噬功能的内皮细胞,参与肝窦壁的构成。这一观点导致了近1个世纪对FSCs的认识的混乱。许多学者对该细胞也进行了研究。Aschott提出了网状内皮细胞的特性。
即特征性形态、贮存脂肪和维生素A及吞噬功能。Ito Menoto等认为它与肝脏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不同。此外,这一阶段先后还发现其它肝窦周围细胞。分别命名为颗粒细胞、周皮细胞、贮脂细胞(或伊东细胞)和间质细胞,这些细胞在分布、形态和功能方面有其相同点和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尤其FSCs与间质细胞是否为同一类细胞,一直未得到证实。直到1972年Wake氏用经典的金银浸渗法,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揭示了由枯否氏所发现的星状细胞是与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完全不同的细胞。认为星状细胞实际上就是FSCs,澄清了对FSCs认识的混乱。
第3阶段(FSCs的深入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各种先进方法和技术对FSCs做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对FSCs的认识。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认识了FSCs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胞浆内有大量脂滴,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多囊小体,微管和微丝,缺乏基底层;通过细胞生物化学和细胞免疫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认识了FSCs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透明质酸、中间丝结蛋白、2α-巨球蛋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l-I)和肝细生长因子(HGFs)等,认识了FSCs功能受细胞和分子双向调节。
通过深入的研究,在贮脂细胞的形态学与功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贮脂细胞的形态学 FSCs位于肝窦周围,狄氏间隙内层,较长的细胞突触包绕肝窦,呈星状,大小介于肝细胞与枯否氏细胞之间,胞浆内含有折光性强的脂滴,脂滴内含有维生素A,在荧光显微镜下受328nm落射紫外光照射,自发绿色荧光;胞核圆形成卵圆形,有一个或多个核仁电子显微镜下见核内有球状体,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其网池中度肥大,是胞浆中最大的细胞器,提示FSCs有蛋白质合成能力;有少量糖原和不发达的网状颗粒,故可能不参与糖代谢;有显着的高尔基复合体,由许多管与完好的片层相连接构成,大的高尔基泡少见,溶酶体较少,线粒体在大小和数目上均比肝细胞少;常可见多襄小体,微管及微丝。该细胞无基底层。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Desmin和Vimentin染色均阳性,提示FSCs既具有成纤维细胞特性,又具有肌原纤维细胞特性。最近报道来源于肝硬化的FSCs是异源性混杂克隆,具有表达Ⅰ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能力,该异源性混杂克隆衍生地FSCs,对单克隆抗体和枯否氏细胞产生的分裂子及生长因子产生克隆重反应。
贮脂细胞的功能
目前认为FSCs至少有两种功能,即贮存参与维生素A代谢和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作用,后者颇受重视,自Knook、Friedman等建立起一种简便、重复性好的分离、纯化方法后,人们能够建立较高纯度的FSCs原代和传代培养,使FSCs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特点重现于体外,为研究FSCs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创造了一种实用的工具。
在原代FSCs培养中证实其合成、分泌Ⅰ、Ⅱ、Ⅲ及Ⅳ型胶原,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分离肝细胞和FSCs,对Ⅰ型胶原mRNA进行比较,发现随四氯化碳的诱导FSCs中i型胶原mRNA增加30倍,而肝细胞仅增加两倍,纠正了以往学者认为肝细胞是产生胶原的主要细胞之观点,究其原因是在肝细胞培养时没有纯化分离,而混杂了10%的FSCs,后者增殖力强、合成胶原多,则误认为肝细胞是合成胶原的主要细胞,人们还证实FSCs是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部位,即合成、分泌层粘联蛋白,纤维连结蛋白,蛋白聚糖,葡糖胺,透明质酸,在肝脏相关细胞中唯有FSCs合成,分泌透明质酸,且80%分泌到细胞外。
FSCs具有表达α2-巨球蛋白的能力。α2-巨球蛋白是蛋白激酶的抑制子,对蛋白激酶有广谱抑制,直到目前人们还认为唯有肝细胞表达α2-巨球蛋白。
对于FSCs表达α2-球蛋白的意义及在何种条件下表达还不清楚,推测在肝损伤时可促进FSCs表达α2-巨球蛋白,抑制胶原蛋白降解,促进病理性改变,形成肝纤维化。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的表达是人们对FSCs的新认识。该因子可促进FSCs DNA分子的复制,促进类胰鸟素生长因子粘合蛋白的合成,在肝损伤时通过自动分泌或旁分泌机制促进FSCs增殖、活化、转化,增加纤维化区域类肌原纤维细胞数量,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Peter等利用原位杂交和Northing bloting技术证实静息状态下的FSCs表达HGFs,转化的FSCs和肝纤维化时的FSCs,失去表达HGFs能力,在保持肝细胞死亡和再生的生理平衡中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说明在慢性肝病中FSCs失去了表达HGFs能力,不促进肝实质细胞的再生。
FSCs合成、分泌、蛋白激酶,受到特别重视。这些酶几乎均以酶原形式存在,以中性金属蛋白酶为典型,受联苯乙酰氨汞盐激活,不受胰蛋白酶激活。
具有破坏狄氏间隙内膜下基质,扩大胶原酶活性的作用,人们设想如果能够改变FSCs生物活性状态,使FSCs大量分泌蛋白激酶,促进胶原降解,减少胶原沉积可能有积极作用。
在维生素A代谢中,FSCs不仅贮存维生素A,还分泌载脂蛋白E,表达β-视黄醇受体,对视黄醇的调节作用产生应答,而参与维生素A代谢。肝纤维化时FSCs的视黄醇受体mRNA明显降低,虽细胞视黄醛结合蛋白(CRBP)mRNA水平不变,但β-视黄醇受体表达减少或丧失。
而反应性引起FSCs对视黄醇的应答,表明肝纤维化时FSCs对视黄醇无反应是可逆的。
上述资料构成了在肝纤维化形成中,FSCs一方面是胶原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通过表达α2-巨球蛋白阻止胶原蛋白降解,促进胶原在肝脏沉积,形成肝纤维化,使FSCs丧失表达β-视黄醇受体和HGFs能力,反馈引起FSCs合成胶原增多,肝实质细胞再生减少,形成病理性改变,加重肝纤维化的形成。另一方面FSCs合成蛋白激酶,扩大胶原酶活力降解胶原,使FSCs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其两方面作用之强弱对肝纤维化的形成或逆转起重要作用。研究热点是:(1)利用原代FSCs培养筛选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抗肝纤维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2)利用原代和传代FSCs培养,探索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机制。(3)研究对FSCS合成、分泌蛋白激酶的调节。(4)研究FSCS增殖、活化和转化的机制。(5)针对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探讨基因工程治疗肝纤维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杨永平撰;宋喜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