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学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0:38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07页(1613字)

研究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使人类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

优生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人类遗传学。优生学的思想和措施起源很早,公元前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指出择偶和生育年龄对后代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古希腊各国还有处死有缺陷婴儿的习俗。中国先秦古籍《左传》中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记载优生学为英国高尔顿(F.Galton)首创。

19世纪中叶,高尔顿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启发下,致力于人类学、遗传学、人类种性改良等方面的研究,于1883年在他的《对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调查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优生学”的概念,这是人们公认的优生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优生学”一词源于希腊文eugenes,本意为“生好的”,译为“优生学”。

后来人们把优生学分为积极优生学和消极优生学两个部分。1960年美国斯特恩(C·Stern)又建议改称演进性优生学(或称正优生学)和预防性优生学或称负优生学。优生学的发展史曾经历过曲折的历程。自1883年之后,优生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04年高尔顿在伦敦大学开设了优生学讲座。1908年他参与创建英国优生学会,同年该会的机关刊物《优生学评论》出版,接着优生学很快地在各国传播。

1905年德国勃洛志(A.Pioeiz)联合德、奥、瑞典、瑞士等国有关研究人员建立了“国际民族卫生学会”,这是第1个国际优生组织。不久“美国养殖协会”(后改为美国遗传学会)设立了优生部。

1912年在伦敦举行了第1届国际优生会议,成立了“国际永久优生委员会”,因此在20世纪初出现了国际性的优生运动。1926年美国也正式成立了优生学会,他们在应用1900年法国人Binet所创立的智商(IQ)测验法的基础上,注意了对智力低下遗传方面的研究。

1935年前后,美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德国等先后制订了优生法规。由于早期优生学者的偏见和遗传学知识的贫乏,优生学的发展曾误入歧途。

其中突出的表现为本世纪初叶,德国的优生学者提出了种族卫生学,宣传北欧人是优秀人种,并提出了要防止优秀的雅利安人血统被劣等民族污染的主张,他们的理论被纳粹分子利用,为希特勒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提供了舆论和理论依据,对公众产生了相当大的不良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们对优生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使前苏联等一些国家曾一度将优生学研究列入禁止的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优生学走上正轨,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现在,在一些国家中,已将优生学列入教学内容,制订了优生法规,取得了一些优生实践成果。1948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以法律的形式推行优生学,并在高中课本中加入优生学内容,经过40多年的实践后,日本在推行优生学方面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美国从60年代开始,很多大学、医院都设立了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机构,广泛开展了遗传咨询工作,并从1979年开始,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每年拨专款进行“出生缺陷”的研究,结果使先天愚型、黑朦性痴呆、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患儿出生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由于“试管婴儿”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演进性优生措施。

。【参考文献】:

1 [日]木村资生,高庆生译.从遗传学看人类的未来.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 严仁英.实用优生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日]米本昌平,由翰章译.国外社会科学,1986,1:20~32

4 杜传书.医学遗传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5 程焉平.松辽学刊(自然),1989,4:45~48

(四川师范学院余绍华副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