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8:13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29页(2973字)

糖尿病与中医的消渴病基本类同,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如膏如脂、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疾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之名,并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并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所创立的白汤、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直到现在对治疗消渴病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消渴归纳为八候,并首次详尽地阐述了消渴病并发痈疽的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治疗,至唐、宋、金、元得到较大发展,从孙思邈的清热泻火,到刘完素的“三消”燥热之说,一直到朱丹溪的清热养阴,奠定了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基础。

明清两代,基本上形成了消渴病辨证施治体系。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述了消渴阴阳虚实辨证,强调不能一概以火证而论,治疗上中二焦以清为主,下焦以补肾为本,提出温补助阳的治则。

叶天士《临证指南》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明确地提出阴虚燥热的观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载治消渴方共91首,其中天花粉35方、麦冬35方、地黄31方、山药11方、黄连19方、黄芪19方、葛根13方,与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多选用养阴、益气、清热之品基本吻合。

中国成立以来,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种:(1)清热润燥法。糖尿病早期患者表现为口干多饮,易饥易食,多尿,属中医肺胃燥热之证,治以清热润燥为主,主方有白虎汤、玉女煎、千金黄连丸加味等。

如田永淑用抑糖汤(熟地、生石膏、麦冬、花粉、山药、益智仁、五倍子、石斛、覆盆子、桑螵蛸、草薢)治疗215例,有效率70%。(2)益气养阴法。

近代名医施今墨主张用黄芪配山药以降血糖。祝谌予通过上千例糖尿病人的治疗,拟订出分型治疗方案:阴虚型者用北沙参、麦冬、杞子、当归、川楝子、丹参、生熟地滋阴生津,兼以活血;气阴两虚型者用生黄芪、玄参、丹参、生牡蛎、山药、党参、麦冬、五味子、苍术、生熟地、葛根、茯苓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气阴两虚火旺型者于上方加清热之品。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的降糖甲片(黄芪、天花粉、麦门冬、太子参等)治疗605例,总有效率为76.4%,其中气阴两虚型者达81%;并于治疗前后作胰岛素释放试验,观察结果提示降糖甲片能够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血糖下降,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P<0.05)。

(3)治肾为本。

明·赵献可主张“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以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随证而服,降其心火,资其肾水,则渴自止”,以六味丸为主治疗糖尿病仍沿用至今。有13个单位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糖尿病,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阳虚火衰者加肉桂、附子,共治疗124例,获得满意疗效。

北京协和医院用地黄合剂(人参、生地、天冬、枸杞、山萸肉)为基本方配合体育、气功、降糖西药治疗92例,表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4)注重活血化瘀。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或心胸憋闷刺痛,肢体疼痛,或眼底见有血管瘤等,属中医血瘀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血脂和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受损,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粘滞状态。

这与中医学“血不活,有瘀滞”的病理改变相似。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祝氏对糖尿病辨证为血瘀型者,用自拟降糖活血方(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丹参、葛根)、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冠心Ⅱ号方等取得一定疗效。程氏将糖尿病血瘀证分为四型,其中脾虚瘀滞型者用健脾逐瘀降糖汤(当归、丹参、山药、赤芍、川芎、泽兰、五倍子,生内金、苍术、莲子肉、红花、枳实)。陈氏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者用自拟祛痰化瘀汤(桔梗、蒡子、白芍、桃仁、皂荚、路路通、竹节三七、黄芪、白术、当归)。周氏对糖尿病阴虚与血瘀并见者,用六味地黄丸配桃仁、赤芍、丹皮、丹参、泽兰、鬼见羽等,取得较好的疗效。邵氏对糖尿病各种合并症,主张补肾活血并重。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用杞菊地黄丸加槐花、参三七、丹参;合并肾病者以济生肾气丸加丹参、卫茅等;合并冠心病者以六味地黄丸加丹参、失笑散、天竺黄、瓜蒌等;合并神经病变见下肢麻木者用六味地黄丸加血藤,忍冬藤,疼痛者加血竭、制乳没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从植物中寻求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药物,鼓舞着不少临床工作者对单验方的研究。如解放军197医院用苦瓜针剂治疗糖尿病29例,有效率达79.3%。广西医学院用番石榴治疗糖尿病166例,有效率达80%。北京人民医院自1972年开始用单味中草药亚腰葫芦的煎剂、片剂、针剂,分别治疗26例原发性糖尿病,总有效率为80.2%,并观察到该药对改善患者症状比较显着。北京协和医院自1971年开始用民间古方玉锁丹(五倍子500g、骨62g、云苓124g,研末水丸,每次服3~6g,每日3次),治疗Ⅱ型糖尿病50余例,对其中31例进行总结,有效率为87%。北京医院用桑白皮,无锡市人民医院用僵蚕治疗糖尿病,皆有一定疗效。

另外,荔枝核、葛根都有降血糖作用。此外,临床运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亦有较好疗效。

当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继承前人成果并有较大发展。尽管目前单纯采用中医药对中型的、重型的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尚不令人满意,但中医药从调整阴阳气血入手,对消除或减轻症状,减轻或延缓并发症,以及与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发挥协同作用而减少其用量等,有着肯定的作用,且无肝肾损害、低血糖和药物抵抗等方面的副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79年9月的会议上,美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都报告了本国医药界在植物中寻求降糖药物的研究成果,表明将来降糖药物的研究方向。中国是最早发现糖尿病而且有着丰富治疗经验的国家,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其辨证施治的实质内涵,揭示“清热”、“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等疗法对糖代谢、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其它内分泌激素功能的作用机制,从而研制出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的植物降糖药物,为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世林.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6:56

2 邵启惠.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5:15

3 张洪恩,等.中医杂志,1986,4:34

4 林谌予,等.中医杂志,1986,6:410

5 李玲.中西药图书情报,1989,2:1

6 林兰,等.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论治.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林兰主任医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