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8:58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42页(5487字)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有活动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任何部位所引起的疾病。

国内对本病的深入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遍应用,本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现已成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最幼6岁,最长71岁,以30~45岁为多见。

本症病因尚无定论,一般公认的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和淋巴静脉播散学说。国内近代研究资料表明:(1)本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异常,还在不孕患者中发现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妇女。(2)天津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发现有线粒体脊断裂扩张,抗染色体质趋变等变化。

(3)天津还测检内异症病灶及内膜的ER含量明显低于子宫内膜,提示异位病灶中的内膜发育迟于子宫内膜。(4)异位组织内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发生痛经的基本病因。

近代西医治疗本病采用Danazol等类药物作假绝经疗法,明显优于1980年以前的大量应用孕激素的假孕疗法,但是Danazol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不利于推广。其他药物如三苯氧胺、LHRH-A、R2323等均有一定副作用而不宜长期使用。

国外推行手术疗法,但保守性手术复发率高,根治性手术又不易为年轻妇女及要求生育的妇女接受。

故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疗法应是较佳的治疗方法。

中医研究本症起步较晚,最早描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异症的是上海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小组于1975年所发表的研究文章。自1980年以后逐渐增多,1980~1984年共有11篇研究文章,1985~1989年共有21篇,1990~1992年8月共有14篇,共47篇。

除这些文章除介绍临床治疗经验之外,还有中药药理、实验室实验、动物实验和超微结构等研究结果。

中医古代文献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记载,但在“痛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论述。如《证治准绳》谓:“瘀血成块,坚而不移,名曰血瘕”。

又说:“血瘕之聚,腰痛不可俯仰……,小腹里急苦痛,背膂痛,深达腰腹下挛”,并指出“此病令人无子”。所述与内异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为相近。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是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逐渐积累深化的。1975年,上海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小组认为是“气血受阻、气滞血瘀”。1982年,该院曹玲仙指出:本症若兼腹痛发热者为热郁瘀血,下腹冷痛者为寒凝血瘀。

1986年,周映华提出血瘀兼肝肾阴虚或气血不调的看法。1985年、1988年,周映华、戴德英认为内异症伴不孕者,其病因病机应是肾虚血瘀。1992年,夏桂成指出本症血瘕之形成与阳气功能不足关系密切。综合各家观点:一是认为本症以“瘀”为主。

由于在月经期前后、月经期或产后的特殊生理情况下易受七情六淫的影响,加上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瘀血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积聚于胞脉,导致痛经或血瘕。若瘀血阻滞冲任,可影响摄精成孕而终致月经失调和不孕。

二是认为本症以肾虚为主。因为肾在女性生理病理中占主导地位,内异症伴不孕患者,肾虚是本,血瘀是病理产物,但这种瘀血又可刺激疾病的发展。

随着认识的深入,在治法上有辨证治疗、专病专方治疗、周期治疗及中西医综合治疗等;给药途径由口服发展到灌肠、静脉滴注、局部病灶注射等。

辨证治疗:此为最早的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1975年,上海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小组将本症分为“气滞血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两型,采用活血化瘀和益气化瘀的治法,个别病例加用性激素,共42例,有效率为78%。1980年,该院邵公权报道156例,除用上述方法外,部分患者加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使有效率提高到82.05%。1985年,田碧映治疗本症伴不孕者以肾虚血瘀为主,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药用巴戟、淫藿、川断、菟丝子、党参、黄芪、赤芍、香附、没药、蒲黄等,共42例,痊愈5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有效率为92.9%。1986年,周映华报道分三型,气血不调兼血瘀者,采用调补气血、活血化瘀法,药用黄芪、党参、白术、木香、香附、当归、赤芍、川芎、官桂、丹参、蒲黄、三棱等;肝肾阴虚兼血瘀者,采用补养肝肾、活血化瘀法,药用杞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当归、赤芍、川芎、刘寄奴、血竭、乳香等;痰湿兼血瘀者,采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法,药用二陈汤加皂角刺、昆布、海藻、桂枝、苍术、丹参等。

专方治疗:在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基础上制定治疗专方,并随症加减。1982年,许润三采用克痛汤(党参、赤芍、川芎、三七粉),经期加琥珀粉,经后加黄精,平时加莪术、三棱,治疗共11例,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1例。

同年蔡小荪以活血化瘀为前提,凡痛经者以痛经方(当归、丹参、膝、赤芍、香附、延胡、川芎、桂枝、血竭、没药、失笑散)加减;月经过多者以血崩方(炒当归、牛膝、香附、熟军炭、赤芍、生蒲、丹参、花蕊石、震灵丹、血竭)加减,治疗43例,总有效率为88.4%。1988年,徐志华自拟痛经散(当归、白芍、丹皮、红花、香附、郁金、川楝子、莪术、乌药、元胡、川芎)随症加减治疗30例,有效率为90%。

1988年,吴兆洪用活血化瘀方(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桃仁),属肌腺瘤者加地鳖虫、天花粉,另用七厘散保留灌肠,治疗116例,止痛有效率为91%,妊娠率为35%。

1990年,林君玉用失笑归竭汤(炒蒲黄、五灵脂、血竭、田七粉、当归),经量多者加阿胶、京墨,经量少者加益母草、青皮;发热者加银花、丹皮;体虚者加党参、白术、巴戟,共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

1991年,郑坚梅等用补肾祛瘀方(仙灵脾、仙茅、熟地、山药、血藤、丹参、香附、莪术、三棱等)随证加减治疗74例,有效率为96%。1992年,瞿结宗等以温化饮(紫丹参、山药、当归、元胡、续断、川芎、桃仁、红花、制附片、乌药、吴茱萸、小茴香)随症加减,配合王不留行敷贴耳穴(子宫、卵巢及交感等穴)进行治疗,有效率为94%。

1992年王曼等报道,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妇康冲剂治疗100例,其中单纯中药组伴痛经的54例,有效率为96.30%;35例伴不孕者,治疗后12例妊娠,妊娠率为33%。

周期治疗:按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治疗,是中医妇科治法的一个新创举。

刘德傅等将本症分为3期:经前期以祛瘀为主,药用生蒲黄、五灵脂、丹参、川牛膝、制没药、乳香、三棱、莪术、炒川芎、刘寄奴、三七片,服5~7剂;月经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止血为主,药用蒲黄炭、炒五灵脂、炒黄柏、花蕊石、香附炭、炒乌药、川芎、大黄炭、炙黄芪、肉桂,服3~7剂;月经后期以活血化瘀、软坚温肾为主,用桃仁、桂枝、赤芍、丹皮、昆布、莪术、三棱、王不留行、逍遥丸、炙地鳖虫、茯苓、锁阳、仙灵脾,服5~7剂;共治疗60例,有效率为78.8%。

1990年,金季玲等分二期治疗,非经期用三棱、莪术、川楝、桂枝、赤芍、茯苓、桃仁、丹皮、元胡、丹参、皂角刺、夏枯草;经期用茜草、五灵脂、蒲黄炭、川楝子、白芷、没药、刘寄奴、元胡、细辛、三七粉;治疗45例,有效率为84.45%。1990年,庄勃报道不同证型的周期治疗方法,阳虚瘀浊型的卵泡期用归芍地黄汤加温阳化瘀药,高温期用温阳药(杜仲、鹿角片、巴戟天、仙灵脾、紫石英等);阴虚瘀热型的卵泡期用滋水清肝饮加石见穿、莪术等,高温期用助阳药(川断、菟丝子、鹿角霜等);对阴阳错杂型的则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应用周期疗法治疗21例,有效率为90.4%。1991年,孙宝珍报道经期伴腹痛者用内异Ⅰ号方药(赤芍、白芍、茺蔚子、丹参、香附、刘寄奴、元胡、徐长卿、乌药、川芎、桂枝),经前3~7天始服至经净;月经过多伴腹痛者用Ⅱ号方药(生蒲黄、玉米须、血见愁、丹皮、丹参、香附、赤芍、白芍、大黄炭、震灵丹、花蕊石、三七粉),服药时间同上;有肿块、结节者于经后用内异Ⅲ号方者(赤芍、石见穿、丹参、皂角刺、地鳖虫、山甲、海藻、川芎、桃仁、没药);重度者加用孕激素周期治疗法,共治疗本症不孕者46例,妊娠率为75%。

专药治疗:棉酚是从棉花籽中提取的含双醛的酚类化合物。1980年韩美玲、1983年周苏文及1989徐乐凤等都报道了应用棉酚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研究情况,棉酚对痛经的疗效达100%,结节消退的效果达84.0%,长期服用可引起低钾,服药剂量是每日1次,每次20mg,连用两个月后改为每周两次,每次20mg,总疗程为5~6个月,应同时服用氧化钾以防低钾发生。

中医综合治疗:1982年,戴德英报道采用口服痛经方药(红藤、败酱草、丹皮、丹参、桃仁、莪术、夏枯草、牡蛎等)配合中药灌肠或外敷治疗本症。1992年,北京中医院刘福英等采用:(1)经净后用川芎嗪针剂80~150mg溶于5%GS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5d,主要目的是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加速供氧,改善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软化组织。

(2)同时服用中药,主方为当归、赤芍、刘寄奴、苏木、血竭、香附、川楝、醋元胡、生蒲黄等。(3)中药离子透入疗法。

中药组成为夏枯草、艾叶、小茴香、元胡、香附、桃仁等),取水煎液浸纱布垫,置于骶尾及下腹部,用ZQL一Ⅰ型直流感应电疗机进行治疗。(4)保留灌肠。中药用川芎、丹参、赤芍、小茴香、王不留行水煎至200ml,低压保留灌肠,隔日1次。(5)中药局部注射。在阴道及腹壁肉眼可见之内异病病灶处注入川芎嗪40mg及2%奴佛卡因2ml,每周两次。(6)中药宫腔注射。

应用川芎嗪40mg加水20ml注入宫腔,经净后3d至排卵前,隔日1次,共治疗70例,总有效率为94.29%。

有关本症的实验研究,70年代浙江医科大学对内异症患者作血凝测定,发现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纤维蛋白原增高,血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增多,而以重度患者增高更为明显,提示内异症患者血液中存在血凝-纤溶亢进现象,呈高凝状态,为阐明本症的病因病机和使用活血化瘀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1980年邵公权和1983年刘德傅等实验结果表明,活血化瘀药可减少患者甲皱毛细血管袢顶瘀血数和使黄体期孕激素低水平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又表明孕激素水平与血液流变状态密切相关。活血化瘀药能调整雌孕激素比值,影响血液流变,改善微循环功能,促进血瘕包块的吸收。

1985年,林有矞等报道温肾中药有类似内分泌激素作用,能调节性腺和肾上腺功能,为采用温肾祛瘀法提供了实验依据。1988年,戴德英等通过小白热板扭体等试验,表明痛经方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1990年,预秋善等报道活血化瘀药可使实验动物雌异位内膜萎缩,腺上皮由高柱状变为低立方状或扁平状,间质稀疏。1991年,王大增报道痛经的程度与PGE2有显着相关性,而由活血化瘀通腑药组成的内异Ⅱ号丸能促进胶原蛋白代谢,有抗纤维化作用,有利于患者盆腔粘连的松解、消除。

1992年,张福英等报道44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流缓慢有瘀滞现象,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诊断;在30例肾图检查中有7例肾功能受损,经活血化瘀治疗后,5例轻度损伤者恢复正常,中度受损的两例转为轻度。1982年,韩美玲报道从棉籽中提取的一种含双醛的酚类化合物,可使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萎缩,作用似丹哪唑,造成假绝经,停药后月经仍能恢复,副作用小。1989年,徐乐凤等观察35例内膜异位患者在接受棉酚治疗后,其血孕酮与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而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明显上升,提示棉酚对卵巢功能有直接抑制作用,对人离体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与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内膜细胞的雌二醇与孕激素受体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具有类似丹哪唑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途的中药。

【参考文献】:

1 邵公权.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5

2 戴德英.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

3 相光.中医杂志,1984,25(10):45

4 田碧映.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3

5 泽员民.四川中医,1985,3(1):24

6 周映华.云南中医杂志,1986,7(6):21

7 孙锡元.江苏中医,1987,8(1):33

8 林永华.浙江中医杂志,1989,24(4)∶159

9 庄勃.陕西中医,1990,11(12)∶537

10 洪文旭.陕西中医,1992,13(5)∶234

(上海曙光医院戴德英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