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9:32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53页(4265字)

中药复方具有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的优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的113个单位开展了中药复方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人们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中药复方研究的重要性,它有利于阐明药理,提高疗效;有利于充分利用药源,促进中西医结合。

药理学方面的研究 传统中药复方的药理研究首先是围绕着验证功效,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而进行的。

许俊杰等将常用的清热及解表类方剂,如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银翘散、桑菊饮、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对五联疫苗造型家体温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复方均有显着的解热作用。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动物实验证明,此方药能明显地引起胆囊收缩,具有利胆作用,还可使血清胆汁酸胆脂质含量改变。小青汤的实验资料表明,这一复方组成既有抗过敏作用和抗胆碱能神经作用,又可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为小青龙汤平喘止咳的功效提供实验证据。其次,药理研究证实了方剂配伍的合理性。四逆汤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单味附子虽有一定强心效应,但不及四逆汤,且可导致异位性心律失常;单味甘草不能增大心脏收缩幅度,但有升压效应;单味干姜未显示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而三药组成的四逆汤,其强心升压效果均优于各单味药,且能减慢窦性心率,避免单味附子所产生的异位心律失常,说明该复方组成的合理性。

补中益气汤对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的兴奋作用,除去升麻、柴胡则作用减弱;若单用升麻、柴胡则无此作用,可见复方的药理作用绝不是复方中各单味药作用的简单相加。其它如生脉散抗心源性休克、失笑散治疗心绞痛的实验,八珍汤和四物汤对血压及红细胞再生的影响,六味地黄丸对实验性肿瘤的影响等研究结果,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医治病的机理和方剂的配伍原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还有助于沟通中西医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如有人以大量皮质素造成的动物耗竭现象,颇似中医“阳虚”证,而助阳药(附子、肉桂、肉苁蓉、仙灵脾)可以对抗这种耗竭现象。

另外,六味地黄汤只对肾性高血压模型有效,而附、桂二味药只对肾上腺性模型有效。

这颇与中医学六味地黄汤补肾阴、附桂温肾阳的理论吻合,揭示中医肾虚似与西医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密切联系。

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通过病理方面的研究,对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原理得到进一步的阐明。如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除了增强阑尾蠕动、促进血循环外,还可以引起阑尾粘膜固有膜和淋巴小结内的网状细胞活跃、增生和吞噬作用,促进脾脏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吞噬功能,促进肝脏组织学改变,说明该方药可以显着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起到消炎抗菌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静脉滴注中,可见微血管内红细胞的流速和流态改善,血液粘滞度下降,手指与脑血流量增加。补阳还五汤亦有下降血液粘度作用,故对缺血性中风有效。血府逐瘀汤有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复活肝脏的清除功能,促使凝血物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抗凝血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抗凝血物质及时被清除,因而可用于治疗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辽宁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分别对四君子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四君子汤及其成分党参、白术、茯苓均有明显提高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其中尤以党参最为显着。党参、白术、茯苓中二药或三药配伍均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呈相加作用,而炙甘草却有抑制作用,且它的拮抗作用与复方中炙甘草的剂量有关。另外,四君子汤对营养不足所致的胸腺萎缩有恢复作用,而对正常小鼠重量、核酸含量、组织结构及外周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影响,这一结果为“正气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一说提供了佐证。

当归补血汤为补气生血的复方,药理实验证明有明显的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青春宝来源于中国明朝永乐太医院的宫廷用方,实验表明,该方药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对60Co的r射线照射后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回升和提高作用,从而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中医传统的四种补方: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六味地黄汤(补阴)及参附汤(补阳)的实验资料证明,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白细胞游走及促进产生溶血空斑,表明它们不同程度地刺激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

汤的免疫学研究发现,该方药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明显提高再次免疫抗体滴度,显着减轻幼鼠脾脏的重量。

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白头翁汤、香连丸对各型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玉枢丹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一定的作用,通过试管测定,方药中某些成分对脑膜炎球菌的抗菌作用很强。普济消毒饮的药理实验结果证明,对甲型的和乙型的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其它的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养阴清肺汤对白喉杆菌有高抑制作用,对白喉毒素在体外有很高的“中和”能力。有人对加味泻心汤的抗菌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黄柏能抑制细胞的核糖核酸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黄连抑制细胞呼吸,大黄抑制细菌乳酸脱氢酶;甘草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的代谢。

这些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细菌不同代谢环节而发挥抗菌作用的,且复方中药抗菌的特点是不易产生抗药性。

双向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 中药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基本可分为古典的双向调节作用和现代双向调节作用,前者指的是古代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创立的,诸如滋阴潜阳、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等。后者指的是经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发现的某些复方对某器官或客观指标所具有的双向调节作用,如四君子汤对因脾胃气虚而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能通过拮抗乙酰胆碱而起到治疗作用。对一部分慢性过敏性泄泻患者,又可通过拮抗组织胺而发挥疗效。

任宏义等用电镜扫描观察脾胃气虚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数下降、B淋巴细胞数增高,经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后这种比例失常现象得到纠正。这表明香砂六君子汤既能使降低的细胞免疫升高,又可使增高的体液免疫降至正常。有研究资料表明,玉屏风散及其主药黄芪对抗体形成细胞的溶血空斑试验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基数低者用药后提高,基数高者用药后降低。另如至宝三鞭丸,既有雄激素样作用,又有雌激素样作用;胆道排石汤对胆总管括约肌有松弛-收缩-松弛的作用。

其它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饮注射液、大承气汤、芍药甘草汤、黄连解毒汤等在临床上均表现双向调节作用。经实验研究,认为中药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1)与两种环核苷酸的动态平衡有关;(2)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3)与受体有关;(4)与对抗性成分群体有关。

节约药源及创制新方方面的研究 中药复方研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为创立新方开辟新的途径。山西医学院对宫外孕方研究发现,乳香、没药有拮抗复方的舒血管作用,故将此二药除去,既节省药材,又保证疗效。

又如苏合香丸原来含15味药,经过拆方研究取消9味可有可无的药物后仍保持原来的药效,改名为冠心苏合丸;再经研究,又去掉4味药,就成为目前的苏水冰滴丸,仅含两味药,省略13味药,大大地节约药源,降低成本。

当归龙荟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确有效果,拆方研究表明,在该方11味中药中有抗白血病作用的为青黛,进一步自青黛分离到有效成分靛玉红,电镜观察可使白血病细胞粗糙型内质网明显减少。湖北中医学院在大活络丸原方基础上增减药味制成的参麝活络丸,临床对脑血管性偏瘫的疗效与大活络丸相似,而且药物总数较大活络丸少10味,用药剂量亦作了相应调整,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以灵香乙醇提取物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灵猫香六神丸,与含麝香的六神丸药理作用相似,且灵猫香有增强蟾酥和黄的消炎作用。

目前很重视对传统复方进行整理、改革、提高等工作。如鸭汤是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大叶性肺炎基础上摸索出来的,其抗菌消炎力较强;稳压汤系参照参附汤、独参汤抢救休克而设计的,对于轻型休克,效力不亚于参附汤,但价格低廉。

固本丸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新方药,由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加补骨脂、紫河车组成,经治35例患者,有效率为61.2%。

又如发掘中国早已失传的中药麻醉药物“麻沸汤”,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试制成一套麻醉、催醒和肌松的中成药,不仅可用于各种部位的外科手术麻醉,而且可用于难度较大的心脏体外循环直视手术麻醉。

目前所开展的中药复方研究特点为:(1)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开展中药复方药理研究;(2)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中药复方;(3)单味药与复方中药研究相结合;(4)实验研究与中医临床相结合。今后的中药复方研究,将力求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理论的本质,主要揭示复方对机体的整体效应,再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研究到细胞、亚细胞水平,然后逐步阐明中医中药理论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施志明.中成药研究,1981,(2)∶6~9

2 邵以德.中成药研究,1985,(2)∶1~2

3 孙国华.中成药研究,1986,(5)∶22~23

4 姜延良,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98~702

5 李南华.中成药研究,1987,5∶34~36

6 陈健民.中成药研究,1987,11∶34~36

7 张富君.中成药,1988,6∶45~46

8 曹伟春.中成药,1989,5∶33~34

(上海中医药大学毛平副教授撰;朱华德教授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