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微量元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64页(2610字)
水土、生物和人体都离不开微量元素,或者说都存在着微量元素链的循环。
药材微量元素来自环境,补充到人体以保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或防治某些疾病。微量元素是以含量在百万分之一左右而定义的,万分之一以上者称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但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所说的微量元素并无严格的量的限制,只要是药材中固有的、处于有效态的元素,都在研究之列,故近来有学者建议用“活性元素”来代替“微量元素”的提法,正好与“活性成分”(指有机化合物)相对应,可全面解释中药的功效。
同时,“活性元素”的活性主要与有机成分的络合有关,不同于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可给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的H+浓度。
国内外对中药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比土壤的和作物的微量元素分析要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早为中医所认识,如汉代医家已知用含碘的海带、海藻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中医称瘿瘤气),许多地方病与某些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关。
几千种动、植、矿物作为中药应用,人们自然联想到其中的微量元素无疑是有效的物质基础之一。80年代以来,分析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报告累计超过1000篇,以中药微量元素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已开过3次;专业性很强的微量元素杂志已创刊;一批以中药微量元素为核心的研究课题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一支跨系统、跨行业的中医药微量元素研究队伍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
所有这些均表明它是中药研究的又一个活跃的科技前沿领域。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如原子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能谱法、中子活化法、等离子电感耦合光谱法等),对中药样品进行大量的测定,从所报结果来看,有以下规律或现象:
特异性 即微量元素的存在在量和种类上千差万别,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的不同部位、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条件(包括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之间)、不同的生长年限和采收期、不同的商品规格和贮存时间之间,甚至在同一部位的不同结构区域之间,含量相差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甚至差到两个数量级以上。
这正是土壤和环境微量元素不均匀性的反映。生物圈中样品的元素分布呈多因子现象,每一种元素的含量都表现为一种变异数列,因此要确认其特异性,必须做多样品、多次重复实验,并经过数理统计。
例如为了鉴别道地药材的真伪优劣,选择适合的元素组合,计算标识参数值,可以从看似无规律可循的数据中找出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鉴别特征。至于富硒的黄芪、富锗的人参和灵芝等则较易与他种区别。
趋同性 即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具有相同的富集某种元素的能力,因而构成它们处于同一分类群的元素特征。例如已发现许多豆科植物具有富硒和钼的能力,且固氮作用又明显地与富钴与否相关。
迄今为止的化学分类学还仅以有机成分为基础,故有学者建议将微量元素也作为化学分类特征来考虑。
微量元素与功效相关性研究 即对按照补肾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等传统归类来探讨其微量元素分布规律或与药性寒热的关系。
例如随机测定120种植物性药材的微量元素后,将每一种元素离散度很大的数据分为10级,作为元素区间尺,然后求出每一种元素的平均值,发现热性药多高于平均值,寒性药多低于平均值。
药材微量元素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经1991年第3届全国中医药微量元素学术会议专家论证,有如下4个方面:
病理生理条件下微量元素的正常值和临界值(头发、血清、指甲或尿)的制订,对微量元素缺乏或中毒程度的准确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用以治疗的中药制剂需要标定,病人服用前和疗程结束后亦需测定治疗前后的微量元素水平,只有把“缺”和“治”紧密联系起来,中药微量元素的价值才能得到举世公认。
中药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和化学价与其疗效有密切关系,揭示其奥秘就有可能阐明为什么水和食物中并不缺乏的微量元素未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同样重要的是元素间相互影响犹如中药复方配伍一样不能低估。例如绿色植物“缺绿”有时是因单纯缺镁,有时是因缺铁或缺硫造成的;在人体,缺钴同样可以抑制对铁的利用,锌、铜比值下降会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
因此,元素的吸收与活性的发挥往往不是孤立的,故微量元素谱的构成更具医疗保健价值。
微量元素有机化新药的研制。
一种形式是在高微量元素的土壤(如高硒土)栽植富硒药用植物,以其传统的药用部位,分离提取处于有机状态的微量元素,用于治疗缺乏症;另一种形式则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与微量元素结合,如黄芩甙锌、甘草甜素锌的抗炎活性均较单纯的甙或单纯的元素强。
加强中药材“本土”(即环境)微量元素的研究。从根本上说,中药的微量元素来源于水土和空气,背景(即环境)值的测定可以校核药材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为培植高含量必需元素的药用植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量元素编写组,土壤和植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7~185
2 张国珍,等译.土壤、植物和其它生物样品的光谱分析,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235
3 秦俊法,等.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1981,2(3)∶1~4
4 铃木章,等.生药学杂志,1982,36(3)∶190~195
5 Shkolnik M Y.Trace Elements in Plants,1984,5~24
6 袁允桂,等.微量元素,1989,(4)∶44~45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胡世林研究员撰;池群研究员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