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327页(3604字)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AIDS),它的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
该病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缓慢,临床有明显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
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属于慢病毒属,呈球形,直径100~140nm,其浮密度为1.16g/ml。病毒最外层为两层脂质组成的包膜蛋白包裹,由糖蛋白栓住。病毒体中层为20面体对称的核壳体,最内层为螺旋对称的核蛋白复合体,逆转录酶包括在内,逆转录酶的分子量为100000,其活性依赖于t2价镁离子。病毒核酸类型为RNA,单股,全长约为9200bp。该病毒有3种结构基因,即编码核心和鞘膜蛋白的gag基因、编码蛋白酶、逆转录酶和内切酶的pol基因、编码包膜突起糖蛋白和跨膜糖蛋白的env基因。此外,还有冗长末端重复序列(LTR),LTR位于原病毒基因组的两端,并不编码蛋白,其中包含启动子和增强子。编码该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基因似均为调节基因,共有4种,即tat基因(反式转录基因)、3’orf基因、sor基因和art基因。
该病毒对带有OKT4标志的淋巴细胞有特异的亲和力,如T4细胞经抗T4的单克隆抗体处理后,病毒就不能吸附和进入细胞。HIV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主要是编码gp120的基因易于变异。
不同地区可分离出不同的变异株,即使在受感染的病人中也会发生病毒的细胞嗜性、致病性和中和抗原性的改变。该病毒对热敏感,将带有病毒的血液暴露于56℃环境中30min,其传染力将丧失99%。
病毒也易被乙醚、丙酮、酒精、次氯酸钠(0.2%)、乙型丙内脂(0.25%)、甲醛(5%)及戊二醛(1%~2%)灭活,但病毒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该病毒在20%胎牛血清中置于-70℃低温可较长期保存感染力(至少3个月以上),如不加胎牛血清,则很快灭活。
在50%缓冲甘油液中置于-20℃保存,该病毒的逆转录酶活性至少可维持两个月以上;如置于37℃环境中,酶活性只能够维持10天以上。
冻融一次,酶活性丧失20%,反复冻融,酶活性丧失很快。
最初发现该病毒时,曾分别被命名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Ⅲ型(HTLV-Ⅲ)和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后证明二者相同,故统一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根据血清学HIV分为2型,即HIV-1和HIV-2。
世界各地流行的病毒,以HIV-1为主。HIV-2流行主要限于西非国家,包括加纳、象牙海岸、塞内加尔、几内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等。
HIV-2的致病力较HIV-1为弱。
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1)通过性接触传播。由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和乳汁等都含有艾滋病毒,所以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约占70%。海地及中非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男性肛交传播以美国为多见。
直肠粘膜与阴道不同,为单层柱状上皮,易擦破及出血。精液中前列腺素E2特别多,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在阴道中不吸收,而在直肠中则易被吸收。
此外,直肠细胞对HIV受体有亲和力。(2)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3)母婴传播。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4)其他。包括器官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等。
艾滋病易发生在对本病高发人群中,如男性同性恋、药瘾者、妓女、血友病患者及出生于艾滋病患者家庭的婴儿。虽然从出生到老年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最多,估计占90%。男女之间的发病率之比因地区而不同,在欧美因同性恋大多是男性,男女之比为14∶1;在非洲男女比例基本相等,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
HIV进入人体后,其靶细胞主要是T4淋巴细胞和MΦ。
病毒进入细胞内,脱去蛋白外壳,基因整合到靶细胞的染色体上,成为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并进行增殖。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人体的口腔、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的粘膜里存在着一种树枝状细胞,这种细胞极易受到艾滋病毒的感染并可在该细胞中大量繁殖。繁殖出大量病毒之后,该细胞又可充当运载工具把艾滋病毒带到淋巴细胞中,从而引起人的感染。体外实验已证明,阴道、肛门和口腔粘膜表面的树枝状细胞对艾滋病毒极度敏感,即使用低滴度的艾滋病毒也会使这类细胞发生感染。
该病毒潜伏期较长,从数月到数年,男性5~6a,女性8~9a。仅有15%~20%的感染者出现初期症状,主要是全身疲倦、肌痛、盗汗和多汗、低热、淋巴结肿大,偶有发现皮疹、头痛、关节痛者,个别人发生急性脑病。
以上症状发生于接触病毒数周之后,症状持续1周左右而自愈,症状消退时出现血清抗体阳性。所有患者急性感染后,均经历数月到数年的无症状期,继之出现持续性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肿大的程度一般能触及,不致大到肿块;有时能稍稍消退,继之又出现,反复消长,极为常见。
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感染者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即T4细胞)大量消耗,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下降,出现本病的最后一期即艾滋病期。其特征是严重的免疫缺陷、严重的机会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孢子囊虫、隐孢子虫、弓形体、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沙门氏菌、各种疱疹病毒等)和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Kaposi氏肉瘤、B细胞淋巴瘤和皮肤粘膜鳞癌)。发病后第1年内病死率为56%,第2年为25%,4~5a后100%死亡。
Kaposi氏肉瘤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HIV感染的明确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脑脊液、唾液等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抗原及其产物或检测病人的血清抗体。对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手段,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特异机会感染的防治、一般的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抗HIV的药物治疗、免疫支持疗法。
最重要的是对本病的预防,首先要管理好传染源,加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切断传播途径。
这些人群主要是指性病患者、妓女、嗜毒者、同性恋者、使用过进口血液制品者、归国的海员、劳工、留学生和驻外人员、宾馆的服务员及国际旅行社导游人员、边境侨乡居民、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艾滋病门诊的医务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外国留学生和长期驻华人员、献血员和献组织器官者等。HIV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病毒包膜gp120和gp160是免疫原性基因,被公认为中和相关抗原,它能识别人T4细胞表面的T4受体分子,并能特异地吸附在上面。
当今各种HIV疫苗均由gp120或gp160的完整多肽或片段组成,这些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合成疫苗等,有的已试用于人体,但效果尚不理想。
从HIV发现至今,为了治疗、预防和消灭艾滋病,人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人们对HIV的来源和病因以及防治方法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和突破,而且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更谈不上消灭病毒,所有这些都必须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1 Friedland G H. New Engl J Med. , 1987,317:1125~1133
2 Ho D D. et al. New Engl J Med. , 1987,317:276~286
3 CurranJ W, et al. Science , 1988,239:610~616
4 Haseltine W A. scientific American. , 1988,258:52-89
5 Piot P. et al. Science, 1988,239:583~599
6 黄玉兰.实用临床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68~173
7 汪力亚.艾滋病图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8 杜平,等.现代临床病毒学.北京:人民军区医出版社,1991.587~605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范中善教授、夏红栅、成都军区总医院马布仁主管技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