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及其菌苗研究的现状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3:04:1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331页(5069字)

流感嗜血杆菌是1892年由Pfeiffer从流感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是G-短小杆菌,典型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荚膜,是一种可溶性的特异性多糖。

Pittman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e、f等6个型,其中以b型的致病力最强,a和f次之。近年来又发现许多不可分型的菌株。本菌只有人类易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般冬春季发病较多,成人基本上不发病,主要在婴幼儿中引起脑膜炎、肺炎、中耳炎、会厌炎及关节炎等,在麻疹、百日咳等病后常可由它引起继发性感染,在慢性气管炎病人痰中经常发现此类细菌。

流行病学概况 1971年,Michaels报道从1945~1970年因流感嗜血杆菌(Hi)b型引起的脑膜炎患者中病人增加400%,而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两次小流行外,发病率一直较平稳,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也一直不高。

1972年Smith报道从1942~1968年在哥伦比亚儿童医院住院病人中Hib引起的脑膜炎增加399%,由于95%病人为5岁以下儿童,因此Smith称5岁以下儿童是这种疾病的“潜在的候选人”。1972年Parke报道在北卡罗来那州观察的结果,在Mecklenberg county发生的由Hib引起的86例脑膜炎中,最高发病年龄为3月到3岁,作者估计每年在美国至少大约发生1万例。

Sproles报道由Hi引起的脑膜炎后遗症的发病率约为25%~50%,其病死率一直持续在5%~10%。

中国流行病学情况还不清楚,1989年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曹玉璞大夫报告,从51例病人中用被动反向凝血及乳胶凝集试验检出10例阳性(19.6%)属b型,3例脑脊液培养阳性,均为b型菌株。

流感嗜血杆菌的诊断 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需要X、V因子,鉴定主要按世界卫生组织为西太巴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实验室细菌检验手册》规定,有以下5点:(1)菌落特征,(2)菌体形态,(3)X、V因子生长试验,(4)与葡萄球菌同时生长,可见卫生现象,(5)血清学检验。

Dirks-go指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快速的病原学诊断,G染色和培养是常规的方法,但是G染色不能证明准确的病原,而培养至少需要18h。

Dochez指出所有方法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特异的细菌抗原被释放在脑脊液中,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在细胞的外层都有一层荚膜多糖,这是一种可溶性物质,在有这些细菌感染时,人体内细菌达到一定浓度、检查方法恰当时,能够查出存在的抗原。根据文献报道,归纳有如下方法:对流免疫电泳、胶乳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酶标及放免。

胶乳和协同凝集试验在国外都有试剂盒出售,胶乳有英国Wellcome公司出的Wellcogern、美国Wampale公司出的Bactogen,协同凝集试验有瑞典Phamacia出的Phadehact等,用这些试剂盒可以迅速检测标本(脑脊液、血清、尿)中的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的抗原,在几分钟之内可以得出结果。

内毒素 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内毒素。Hi感染产生的许多疾病有不少症状是由它引起的。其内毒素在生物学活性方面与典型的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是相似的,Flesher、Inzana、Seitz、Zamze等先后报道了Hi的LPS组成。

Mjana通过Fast atom homtosdment-mass spectrometty测定表明其低聚糖部分的分子量为1768~1810,这比沙门氏菌变异株R345核多糖部分还略小些。他还报道了EagLOS的抗体应答及LFO的抗体活性。

Flesher认为LPS能产生抗体,他用纯化了的LPS与全菌免疫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结果发现在其相应部位有沉淀线出现,而不同型的菌株LPS只有微弱的沉淀线出现。Flesher通过HA试验,提出至少有3种不同的抗原因子存在于LPS内,而与流感嗜血杆菌的血清型无关。

Shenep报道了Hib引起脑膜炎以后人的抗体应答情况。他发现在急性期时有近1/2病人有很高的LPS抗体但是居然发病,这一结果表明,这些LPS抗体没有保护作用,虽然Flesher报道,Hib的LPS抗体是杀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Shenep认为LPS是一个复杂的细菌抗原,有几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仅仅其中某些可以刺激保护性抗体产生。关于LPS的免疫原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菌苗研究的进展 对菌苗研究的情况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80年以前基本上是关于Hib多糖菌苗的提取、鉴定及现场效果观察的报道,1980年以后则主要是从事多糖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的结合菌苗的研究,载体蛋白多用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流脑B群外膜蛋白等。目前正在进行着大规模人群效果观察。

1.关于多糖菌苗的研究:Rodrigues等系统报道了关于Hib荚膜多糖的提取及其物理化学、血清学特性。Zanenhof、Rosenberg等人早就报道了Hib的型特异荚膜多糖的主要成分是磷酸核糖的聚合体。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活性与性别、民族或地区无关,与给予的抗原剂量也无关,无Booster效应,而与被接种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2~6月婴儿只有7%有显着抗体上升,7~12月者有17%,2岁者有65%,3岁者有83%,1岁以下婴儿对Hib多糖菌苗基本上无反应,而正是这个年龄组发病率较高。Parke报道约有60%保护率,所以纯化了的Hib多糖在预防婴幼儿由Hib引起的疾病方面不是理想的菌苗。Peltola也有类似的报道,他用Hib ps.菌苗给近5万名3个月到5岁的婴儿免疫,以M-A作对照,注射后无论局部或全身反应均轻微,3~17月年龄组免疫组与对照组之比为0.36∶0.34μg/ml;在18~23个月年龄组则是0.72∶0.40μg/ml;在24~71个月年龄组是2.51∶0.51μg/ml。作者指出接种不改变带菌率,现场观察两年,结果一致。

2.关于结合菌苗的研究:1929年Gohtel Aveny等制备了肺炎Ⅲ型多糖与蛋白的结合菌苗,单纯的多糖对家是没有免疫原性的,而与蛋白结合以后则诱导了高水平的血清抗体,且能保护活菌的攻击。1974年Lindherg等报道了沙门氏菌的双糖与蛋白结合物在小中的免疫原性。1979年Svenson报道了O抗原的Oligosaccharid-P结合物能保护沙门氏菌的感染,这些研究者都是应用的非共价结合物或者非共价复合物。

Schneerson(1980)首先应用ADH作为Spacer,将多糖与蛋白共价结合起来,此结合物用琼脂扩散试验与分型血清能见单一的沉淀线,在小鼠中能诱导抗b型抗体的上升,有Booster效应,用2.5μg剂量,其杀菌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从1/20到1/52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而PS与PS结合物则无增加,这种合成的结合物能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不仅对PS,而且对载体蛋白。作者认为已经提供了某些证据说明Hib多糖已从不依赖胸腺转到依赖胸腺的免疫原。

到目前,至少已有3种制剂拿到人体观察许可证,现在仍在进行着大规模人群效果观察。PRP-D(1986)在芬兰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其保护率可达94%,而同样制剂在Alaska其保护率只有35%,这可能因为在Alaska婴幼儿对疾病敏感程度不同及与Hib菌接触更频繁,该菌的毒力更强,该地的Hib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比美国其他地方高10倍的原因。

Hboc(al)结合菌苗其保护率可达100%,PMPC结合菌苗可超过90%。

展望 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疾病的发病率虽然不是很高,病死率为5%~10%,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引起伤残的发病率仍高达25%~50%,这给社会、家庭带来的经济上、精神上的负担是很大的。

在1977年,Robbins曾经提出该病虽然未被列入常规的预防接种计划,但它的危害大大超过那些已列入计划免疫的疾病。在美国,由国家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建议,从1985年起已将Hib多糖菌苗列入常规的预防接种计划,对2~6岁儿童实施免疫接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苗对18~71个月婴幼儿保护率可达90%,但由于菌苗是一种不依赖胸腺的免疫原,所以小于18个月的婴儿对它基本上无反应,而正是这个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因此必须研制更有效的菌苗。

从1980年以后,大多是进行多糖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菌苗的研究。

从现场试验的结果看,该菌苗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其抗体应答明显高于单纯的PS.菌苗,而且比混合(+DPT)菌苗也好,在芬兰其保护率可达93%,对该菌苗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人群效果观察,有希望成为正式产品,以代替目前使用的单纯的多糖菌苗。

近几年在对流感嗜血杆菌外膜蛋白的研究中,Murphy发现P6存在于所有可分型的与不可分型的菌株中,其分子量为16000d,能产生杀菌抗体。中国对流感嗜血杆菌报道尚少,对其流行病学情况尚不完全了解,有待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Richard H,Michaels,MD.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77,285:666~667

2 Louis P,Rodrigues,Rachel Schneerson and John B. Robbins Journal Immun. 1971,107:1071 ~1080

3 Edward W P, Smith Jr. Md, Ralph E, Haynes, MD. Pediatrics, 1972,50:723~727

4 Parke J C Jr,R Schmeerson,J B Robbins, et al. Journal Inf. Dis. 1977,136(Suppl)S51~56

5 Alan R,Flesher, Richard A. Insel, The Journal of Inf. Dis. 1978,138,719~730

6 Rachel Schneerson,Osmar Barrera.Ann Sutton and John B. Robbins ,The Journal of Exp. Med. 1980,152:361 - 376

7 Jerry L, Shenep, Robert S,Munson Jr,et al. Journal Inf. Dis. 1982,145:181 - 190

8 Bo A Clesson,MD, ,Birger Trollfors MD. ,teresa Lagerg-ardph D,et al.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a, 1988,112: 695 ~ 702

9 Eugene D,Shapiro,Lisa A,Capobianco,Anne T,Berg,et al. The Journal of Inf. Dis. 1989,160:1064~1067

10 吴丽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0,3:79~85

(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吴丽华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