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蚕类生态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094页(4717字)
蚤类生态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
1897年绪方(Ogata)、1898年西蒙兹(Simond,1898)分别发现鼠蚤传播鼠疫。后经拉姆(Lamb,1909)、贝卡特和马丁(Bacot & martin,1914)及伍连德(1936)等研究证实,确立了印鼠客蚤的传播机制,从而引起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除害灭病工作的开展,流行病学和医学昆虫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促进了蚤目分类、生态和防治方面的研究。
蚤类人工养殖 蚤种采自啮齿动物窝巢和鼠体。将采来的一定数量的雄雌性成蚤,在显微镜下鉴定分类,放入高34cm、直径28cm的玻璃缸中饲养,缸底部衬垫4~6cm厚的潮湿细砂和锯末(用8孔/cm筛网过筛1∶1混合加水拌匀),其表面均匀撒上幼虫饲料(猪干血粉和酵母粉各半),中间插一根直径2cm,长20cm的两端开口玻璃管,以备加水调节湿度之用,缸口用丝筛绢覆盖,橡皮圈固定。将小白鼠装入长20cm、直径3cm、孔径1cm的铁丝笼中。
再将鼠笼放入缸内,鼠死后检蚤更换。培养缸置于恒温箱内,定期取出表面培养物,用8孔/cm筛网将茧筛出,放入另一个缸内培养,每天集蚤1次,即可取到新羽化蚤。
蚤类的变态发育 蚤类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其全部生活史可以分卵、幼虫、蛹(茧)成虫4个阶段。
卵:多为椭圆形,绝大部分蚤种卵为白色,有的浅黄色,个别种呈浅黑色。
卵壳表面光滑,其大小同蚤种成虫的大小有关,通常长径为0.4~2mm左右。刚产的卵有粘性,因蚤种的不同有的散在(如斧形盖蚤的卵),有的2~4枚成堆(如似升额蚤介中亚种的卵),大部分卵产于寄主动物的巢内。
卵期一般几天,视温湿度条件而不同,在同等温湿度条件下也有差异,如斧形盖蚤在19~21℃,相对湿度77%~88%的条件下,最短3d,最长9d,多数卵在4~5d孵化,其孵化率约为57.6%。
幼虫:蛆形,无眼无足,口器为咀嚼式;一般分3龄,脱皮3次;刚羽化而未进食的幼虫为白色,进食后胃肠变为暗黑。
以后在结茧前2~3d不进食,食物被消化完后,身体又变白,这时活动力减弱。
成熟3龄幼虫体长约4~6mm,共分14节。
1龄幼虫头部背面具1骨化较深的刃形刺(破卵器),上颚具齿。幼虫形态、破卵器形状、大颚齿数、体节毛序、尾梳排列等因种属不同而有显着差异,可作为幼虫分类的主要特征。
幼虫在自然条件下以成虫的粪便、寄主脱落的皮屑以及宿主的粪便为食。人工饲养幼虫,采用旱獭、羊、猪、免、小白鼠的干血粉和酵母粉加于细砂和木屑培养基的表面,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最近发现幼虫有食蚤卵、死幼虫和受伤成蚤的现象。幼虫期发育个体不同,羽化天数也有差异,人工养殖时,在同等条件下,有些按期结茧化蛹,有的则长达1月之久。
如斧形盖蚤在温度20~23C、相对湿度88%~100%、食料以旱獭的或兔的血粉和酵母粉的条件下,最短11d,最长31d,多数在16~25d结茧化蛹。化蛹率约为58.1%。
蛹:幼虫在化蛹之前表面结茧。茧为白色,椭圆形,初结的茧有粘性,表面粘附着尘土、碎屑等物,具有保护作用。
初结茧而尚未变为成虫雏形之时,在茧内呈对折状,虽然已停止活动,但仍为幼虫状态,此期为前蛹期,一般经2~4d蜕皮化蛹。蛹为梭形,长约2.7mm,宽约1.7mm,初为白色,逐渐变浅黄色和棕色。
体分头、胸、腹3部,已呈成虫的雏形,待成熟苏醒后破茧而出。蛹期羽化天数的长短取决于周围温湿度条件,如谢氏山蚤在温度21~22C、湿度88%~100%的条件下,最短6d,最长19d,多数可在8~13d羽化。
如果温度低则延长其羽化天数。多数蚤类羽化雌先于雄,一般雌性比雄性早羽化3~4d。
其性比雌多于雄,雌雄性比如斧形盖蚤为1.4∶1(137∶98),谢氏山蚤为1.137∶1(182∶160),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1.05∶1。
成虫:成虫出茧后即可找宿主吸血,以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常见的蚤类如类新蚤,刚羽化的幼蚤第1天即可吸血,第2天可以交尾;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雌性幼蚤在羽化的第4天即可产卵,最初产卵数量较少,平均每昼夜约产卵1.55枚,其孵化率也低,约33%左右,以后随蚤的成熟,产卵数逐渐增加,孵化率也提高,成年蚤平均每昼夜可产卵3~4枚,孵化率约80%左右。又如印鼠客蚤和人蚤,在泡血条件下,可连续产卵,1只雌蚤每日产卵2~10枚,猫栉首蚤达1000枚。
一些营固定的和半固定的宿主的蚤类产卵更多。
世代发育:一般在比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各种蚤类在发育有效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其生活史周期愈短,反之则愈长。
印鼠客蚤从卵发育到成虫,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C~30C之间,最适温度为24C左右;温度高到35C,蛹不能羽化,低于16C可使幼虫大量死亡;适宜的湿度在70%~90%之间,最适湿度为80%~85%,高至100%或低于60%幼虫不能存活。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完成世代发育平均雌性32d,雄性36d。
在湿度88%~100%、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完成世代发育,斧形盖蚤在温度20C~23C时,最短23d,最长57d,多数为31~49d,羽化率约为69.5%;谢氏山蚤在温度为19C~22C时,最短24d,最长67d,多数为29~46d,羽化率约为57.7%;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在19C~21℃时,最短26d,最长47d,多数为31~40d,羽化率约为91.2%。
蚤类与宿主的关系 蚤类宿主非常广泛,寄生于啮齿目动物的蚤类最多,这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蚤类对宿主的选择性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1)多宿主型:例如人蚤,中国纪录的寄生动物达36种(哺乳动物35种,鸟类1种)。又如二齿新蚤,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草原上几乎都能从各种啮齿动物体上和窝巢内采到。(2)寡宿主型:最为多见,如方形黄鼠蚤,主要寄生于黄鼠属动物。
印鼠客蚤主要寄生于家鼠属,啮齿动物。
但它们也可见于同一栖息地带的其他种属的啮齿类。但这是偶然的,不能保证它们长期生存。
(3)单宿主型:严格地说,只寄生于一种特异性宿主的,比较少见,如甘肃和青海两省的谢氏山蚤、斧形盖蚤,腹窦纤蚤深广亚种的主要宿主是喜马拉雅旱獭。蚤类对宿主的选择虽然如此,但也没有绝对严格的界线,很多蚤类当它们失去本宿主时,在饥饿情况下也吸其他动物的血充饥。人们习惯于把其宿主分为主要宿主、次要宿主和偶然宿主。
主要宿主是蚤类种族延续繁殖的可靠保证,次要宿主可供蚤类生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几代,但不能保持长久。
如猫栉首蚤,主要宿主是猫,而在实验室内更换小白鼠为宿主,开始活跃,并能繁殖几代,嗣后逐渐衰弱直至死亡。偶然宿主只能供蚤类一时性吸血,并不能繁殖,如禽角叶蚤在饥饿时也吸小白鼠血,生活1周后便死去。
近年来,实验资料证明,寄生于主要宿主喜马拉雅旱獭的谢氏山蚤改用阿拉善黄鼠给血,斧形盖蚤改用小白鼠给血,寄生于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的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改用小白鼠给血,获得成功,都能吸血并能繁殖。
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 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的季节消长与鼠疫的流行密切相关。进行蚤类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对流行病学分析和对鼠疫动物病预测预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鼠鼠疫流行中,印鼠客蚤的指数很重要。Hirst在研究科伦坡鼠疫时指出,只有印鼠客蚤指数相当于1或高于1时,鼠疫在家鼠中才能流行。有人在对前苏联外高加索山前平原鼠疫疫源地流行病学评价中提到,同形客蚤指数相当于1或多年超过1的水平,通常是确定该区动物流行病的重要标志。
蚤类1年内的发生和数量变化具有典型的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优势种蚤类。如后弯怪蚤及蠕形蚤等均属于冬季蚤。除冬季蚤有较严格的季节性外,春秋蚤和夏季蚤的数量也有明显的变化,如臀突客蚤在大沙鼠体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现(在准噶尔盆地西部),但一年有两次高峰(4~5月,7~8月)。蚤类季节消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宿主的生态学特征,如广东沿海和海南岛属于热带气候,印鼠客蚤在当地可终年繁殖,在雷州半岛遂溪县4~6月为最高峰,在福建6~8月为最高峰。
寄生于喜马拉雅旱獭的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在青藏高原也是一年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春季的4、5月份和秋季的9月份。
生存期限 蚤类的生存期限(即成虫寿命)特别是在感染、蛰伏、菌栓形成和游离后的生存期,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蚤类寿命的因素比较复杂,大致可归纳为3类:首先是蚤种的因素,如寄生于大沙鼠的纳氏客蚤比簇鬃客蚤较早死亡。其次是性别的因素,蚤的平均寿命都是雌长于雄。再次是环境因素,其中重要的是食物和温湿度。印鼠客蚤在良好的环境中不食可活43d;而毛新蚤可活350d;方形黄鼠蚤可活267d,在定期饱食条件下毛新蚤可活1725d。
有些野鼠蚤感染鼠疫后,可活较久,如俄罗期小黄鼠的几种蚤在相当于越冬的低温中感染后可活206~396d,而在150~206d时仍能传染。印鼠客蚤和其带病蚤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携带具有毒力的鼠疫菌1~1.5月甚至更长,染疫蚤比未染疫蚤寿命较短,形成菌栓的蚤平均只能存活1周左右。
迄今在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检出的疫蚤计达36种(含亚种)。蚤类在人畜动物间可传播的疾病除鼠疫而外,还有鼠原性斑疹伤寒、兔粘液瘤、野兔热、绦虫病、旋毛虫病和其它多种病原体传染病,其中鼠疫最为严重。
传播鼠疫最有效的方式为通过菌栓蚤的叮咬,其染疫蚤前胃细菌繁殖堵塞,吸血时血液不能进入中肠,吸入食道的血冲刷前胃的菌栓,血液连同被冲刷掉的鼠疫菌反吐至宿主微血管内,从而造成宿主感染;由于菌栓蚤始终处于饥饿状态,需要不断叮咬和吸血,这就造成扩大传播鼠疫菌的可能性,并保证鼠疫菌在媒介和宿主间的不断循环。
至于其他如未形成菌栓的传染,宿主动物吞食疫蚤,蚤的带菌口器、带菌粪便、破碎的疫蚤等经皮肤或粘膜伤口感染,虽有可能,但是次要的。
。【参考文献】:1 李贵真.蚤类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85
2 纪树立.中国蚤类鉴定.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960,13
3 柳支英,等.蚤类.武汉医学院,1982.8~83
4 纪树立,等.鼠疫.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75~193
5 肖柏林,董桂琴.动物学研究,1985,6(4):1~10
6 肖柏林,董桂琴,张全芬.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6,5(2):125
7 肖柏林,王敦清.昆虫学报,1988,31(1):96~98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肖柏林主管医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