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促排卵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06页(2193字)
研究中医经络学说提出月经失调、不孕与肾肝脾三经及任督脉功能失常相关。
现代医学则认为排卵功能障碍是月经失调和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刺促排卵研究,就是根据上述两种医学认识,对针刺方法、时间、对象和机制进行的研究工作。
历代针灸学家对针灸治月经病不孕均有记述。元代王国瑞云:“女子经候不匀调,中极气海与中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清代廖润鸿在《针灸集成》中云:“妇人绝嗣灸关元”。1960年,王世瑄等总结了雌激素加针刺使月经不调患者44例的排卵率达到54.4%。
1961年,金问淇报道针刺可引起排卵、妊娠,并引起家免卵巢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黄素化现象。此后,针刺促排卵在临床上引起注意,列为综合性促排卵的施之一。
单独针刺能否促排卵?其机制是什么?和哪些临床因素相关?这些都是现阶段需要研究的课题。1981年,俞瑾等通过对各经络上穴位统计得出肾、肝、脾三经和任督脉确是调节生育穴位集中的经脉,从而选出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诸穴,在月经第14d估计体内雌激素有一定水平时针刺3d,在31例无排卵患者中,51.6%有促排卵作用,证实针刺本身确可促排卵,其成功因素和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关,针刺对此激素水平有双相调节作用,但如针刺后雌激素水平仍低者即无排卵。同时,用手部皮肤温度测定法发现针刺后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的患者排卵易成功,说明针刺后周围血管能扩张,而血流畅通者效果好,这和经络学说中针刺促气血流通的观点相符合。以上二者是否可成为预测针刺促排卵效果的指标?他们又在临床选择27例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和针刺后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排卵率提高到80.1%。
1984年,俞瑾等又发现患者经针刺后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和血内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水平变化呈负相关。因血脑障碍,血内β-内啡肽主要来自垂体,说明针刺后交感神经系统不受抑制者,其垂体原来处于干扰状态的针刺后仍处于干扰状态,有较多的前阿黑皮质激素(POMC)裂解,表明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FSH、LH的分泌。在患者中观察到,针刺可通过加速和加大垂体FSH、LH分泌的脉冲频率及分泌量而促排卵,原来脉冲频率正常者,针刺后仍无排卵,说明针刺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内分泌活动而促排卵,如患者卵巢反应差则无效。
下丘脑弓状核内β-内啡肽对GnRH神经原的调控和雌激素水平相关,通过纳酪酮(β-内啡肽受体阻断剂)试验,发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纳酪酮试验中LH反应较好,针刺后也易排卵;而雌激素水平低者,纳酪酮试验中LH反应较差,针刺后无排卵,提示针刺有通过中枢β-内啡肽而调节GnRH脉冲分泌,影响垂体FSH、LH分泌的作用。
故中枢β-内啡肽水平低时,针刺效果也差,这也提出针刺促排卵效果和体内雌激素水平中枢β-内啡啡肽水平相关。提示雌激素水平可以作为预测针刺促排卵效果的指标。在此同时,临床上开展了多项观察工作,1984年陈德永用三阴交埋线加月经中期注射HCG,在22例不孕者中有16例妊娠;1986年郑长庚报道针刺加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使排卵率提高到81.6%;1985年史常旭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97例,其排卵率为92.78%,高于单用针刺组和中药组,并提出针刺子宫穴时针尖可刺达卵巢;1987年傅兴生以针刺为主治疗黄体不健17例,结果15例妊娠、分娩。国外相继也有报道,1984年Papivanov报道对多囊卵巢综合征8例,针刺风府穴,4例排卵。在动物实验方面,1985年周世璋发现正常月经中期LH峰出现时,人的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穴电阻值有增加现象,给雌激素后此现象即消失。
1986年周楚华在家兔体上针刺相应穴位后可诱发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
排卵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相互调控的因素,中枢作用涉及许多核团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激素的作用,目前尚在研究中。针刺有调整中枢的作用,在促排卵方面的研究尚属开始。
因此针刺促排卵的研究有着很大发展前景,不仅与针刺的调节机制有关,而且与神经生殖内分泌学的研究进展有密切关系;同时在针刺促排卵研究中对穴位的特异性、刺激参数的差异、与临床辨证关系及针药结合提高效果等,也是经络学说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金问淇,等.中华医学杂志,1961,47∶27
2 陈德永,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1
3 史常旭,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治疗,1985,20∶144
4 俞瑾,等.针刺研究,1986,11∶86
5 周楚华,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746
6 俞瑾,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99
7 杨秋英,等.生殖医学,1992,创刊号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俞瑾教授撰)